首都之窗 2025-09-14 06:40:47
正在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位于9号馆和11号棚的文旅服务专题成为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在这里,千年文物焕新生、传统工艺变新潮、文化消费成新宠,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与体验场景,搭建起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推动顶流文化在服贸会舞台上持续“破圈”。
首发爆款、网红文创一站式集采,文创消费迎来体验升级
一批重磅文创产品在服贸会迎来首发,迅速引爆现场采购热潮。“北京礼物”推出纪念大会同款“观礼包”及酸梅汤产品,成为服贸会上的关注焦点。“观礼包” 作为本次阅兵仪式广场观礼的独特纪念品,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由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专业团队打造,采用定制尼龙与环保复合工艺,结合3D立体裁切,兼顾美观与实用性。
北京动物园推出的“北动AI智能陪伴毛绒玩具”凭借其萌趣造型与智能交互功能,吸引众多家庭驻足。玩具以“国宝”大熊猫为原型,材质亲肤,还可与孩子对话互动,成为智慧陪伴新选择。
颐和园将服贸会福燕吉祥物与佛香阁、十七孔桥等经典元素融合,推出“有燕来颐”文创冰箱贴;北海公园推出白塔、九龙壁等标志景观的集章特色毡布包与贴纸本;中国电影博物馆则围绕“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推出限量款冰箱贴、明信片等,这些产品不仅是文化载体,更是年轻人争相收藏的潮流单品。
以往需要排长队才能买到的热门文创,在服贸会实现了“轻松购”。北京市文物局设立专属展售区,联合户外文创市集,打造“室内+室外”双场景打卡体验。从“孝端皇后凤冠AR冰箱贴”到故宫脊兽系列,众多网红产品一站可得。展馆内的抢购热潮体现出文化消费在创新驱动下的澎湃动能。
“文创+”跨界融合,传统文化释放全新生命力
本届服贸会文旅专题中,“文创+”成为核心关键词。通过跨界融合与硬核创新,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展现出更强的表现力和传播力。
“文创+非遗”组合尤为亮眼。泡泡玛特推出非遗珍藏系列,融合绒花、咏春、“扒花”工艺等非遗元素,让潮玩成为非遗新载体;唐人坊则基于国家级非遗“北京绢人”技艺,融入人工智能与3D打印技术,打造可定制真人神态的3D手办,让古老绢人焕发现代生命力。
“文创+手工艺”推动传统技艺融入日常生活,焕发新的生机。专注于传统造纸技艺的“我是楮先生”工作室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了解中国传统造纸技艺的窗口,展会现场用传统手工纸制作的年画、版画、书签、灯、笔记本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观众可亲手触摸传统工艺的细腻质感。
“文创+国宝”则让文物“活”了起来。知名潮玩品牌52TOYS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品牌“国博衍艺”合作的“超活化‘文物走两步’系列”,将国博镇馆之宝中的“东汉击鼓说唱俑”和“仰韶文化陶鹰鼎”以发条玩具的形式呈现,轻轻一拧,文物就能“动”起来,仿佛在向观众讲述千年故事。
这些实践表明,“文创+”正不断打破行业壁垒,通过资源整合与场景再造,为传统文化注入持久活力。
资源整合+体验升级,“潮玩服务”重塑文化消费生态
本次服贸会不仅呈现产品,更打造场景、整合资源、升级服务,推动文化消费从“购买商品”向“享受体验”转变。
朝阳区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国潮文创店”今年6月在潘家园旧货市场正式亮相。作为全市首家文创集合店,该店汇聚了潘家园自主研发的文创精品以及三体宇宙、凯声、果壳等十余家知名品牌的百余款特色文创产品。在服贸会现场,三体宇宙展出了《三体》IP全产业链开发的书籍、模型等优质文创产品,让科幻迷们大饱眼福;凯声则推出了“鸡飞飞”等多款原创AI故事玩偶和系列故事学习机、点读机等产品,为观众提供丰富选择。
大运河主题IP“河喜”和“水运儿”也于服贸会首发。“河喜”由韩美林大师设计,以镇水神兽为原型,传递“河泽生喜”的美好寓意。“水运儿”由泡泡玛特设计,以萌趣国风形象传播运河文化,通州区围绕该IP开发盲盒、动态贴纸等产品,吸引年轻人了解运河历史。
此外,“京剧文化之旅”“北京礼物”等文创市集,结合“文化+科技”、“文化+体育”等融合体验空间,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这些创新不仅整合文化资源,更融入服务贸易与智力支持,推动文化产业走向高质量、体验型发展新阶段。
在2025服贸会的舞台上,文创产品不仅是商品,更是文化对话的媒介。它们既承载历史,又连接未来;既体现民族审美,又契合国际潮流。通过科技赋能与跨界融合,一批代表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实力的产品与场景集中涌现,展现出文化自信与现代活力。展望未来,这批新时代的文创产品将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绽放新光彩。
责编:李莉芹
一审:李莉芹
二审:朱晓华
三审:文凤雏
来源:首都之窗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