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 | 一张老照片,映照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2025-09-12 14:59:48

彭鹤鸣

一封从上海寄往湖南芷江的挂号信,装着一张泛黄的历史照片。照片上,毛泽东主席与一位名叫威廉·泰勒(以下简称“泰勒”)的美国青年并肩而立。而泰勒为何会与毛主席合影,要从他惊心动魄的经历说起。

泰勒是在威克岛修建工事的建筑工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被日军俘虏,在上海的集中营里受尽折磨。1945年5月,泰勒在转运途中逃脱,逃亡路上多次遭受日伪军的追捕,命悬一线。在中国百姓与八路军战士的帮助下,泰勒终于逃出生天,被护送至延安,后辗转回国。那张老照片正是拍摄于延安停驻期间,后流传至今。

在战争年代,鲜血凝结而成的革命友谊,尤显珍贵。得益于中国军民的救助,历经九死一生的泰勒,才得以逃离虎穴。尽管只是一名普通战俘,泰勒却感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像对待举足轻重的人一样”对待他。抱着对中国人民的感恩,泰勒夫妇在1990年访问中国,受到盛情接待。不惜冒着巨大风险,也要救助美国战俘,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间弥足珍贵的盟友情谊。

此外还有许多国际友人,凭一颗热忱之心支援抗战。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不远万里率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救助了无数前线战士的生命,自己却因伤口感染不幸逝世。为了革命追求,医学博士马海德从美国来到陕甘宁边区,他为陕北军民提供医疗服务达4万余人次,也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老外”。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在延安的亲眼见闻,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无数的国际友人将中国人民的抗战,视为全人类正义事业的一部分,这是“得道者多助”这一古老铁律的最好印证。

昔日生死与共的战争情谊,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史为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图景。

责编:李焱婕

一审:李焱婕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易博文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