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润泽 杨祖庚 夏培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1 17:37: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1日讯(通讯员 茆润泽 杨祖赓 夏培)“以前到了这个天气大家正用水的时候屋里水管子都是滴答水,现在打开龙头甘泉水哗哗流,这井水真是甜到我们心坎上了!”近日,在新田县三井镇山美村,村民邓玉庄捧着刚接的井水尝了一口,脸上满是笑意。
这口深达220米的水井,是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驻山美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联合县、乡两级力量,仅用7天就建成的民生工程,解决了该村多年来的季节性缺水难题。
山美村地处湘南丘陵地带,每年秋冬季进入枯水期后,水源水量锐减,村民生活用水、农田灌溉均受波及,用水难题成了大家的“心头事”。驻村工作队队长叶娜回忆,今年6月刚驻村时,多轮入户调研和“屋场夜话”中,“用水难”成为村民反映最集中的诉求。省社院党组得知情况后,明确要求工作队“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把解决用水难题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
难题破解的关键,始于一场跨部门的协同作战。三井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划拨4.4万元专项经费,县水利局派出3名工程师,携带地质探测仪全程参与;工作队则组织村民小组长分片摸排取水点,形成“专业团队+基层干部+村民代表”的攻坚小组。
队员们每天顶着38℃以上的烈日穿梭山间,用洛阳铲逐点钻探,结合无人机航拍的地形数据与历史水文资料,反复论证后确定钻井位置。“岩层硬度远超预期,钻杆磨坏了3根才突破150米。”施工队负责人介绍,钻井至200米时出现涌水迹象,最终在220米深处找到优质承压水,不仅能满足山田自然村600余名村民的日常用水,还可覆盖周边200亩稻田的灌溉需求。
为确保供水长效稳定,工作队并未止步于此,目前已联合县水利局启动管网改造工程,计划将新井水接入县自来水供水管网,构建“自有水源+市政供水”的双水源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杜绝季节性缺水隐患。
“解决一口井的问题,本质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态度问题。”驻村工作队队长叶娜表示,下一步将把山美村的治水经验总结好,聚焦民生小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政策在基层落地见效,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责编:陈程
一审:陈程
二审:李礼壹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