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汉初长沙国历史风貌,长篇历史小说《王城》首发

周月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1 17:51:5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1日记者 周月桂)长篇历史小说《王城》新书发布会今天长沙简牍博物馆举行,30 余名文史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再现汉初历史原貌的长篇小说问世。与会者认为,该小说填补了湖湘文化源头人物创作的空白,为古城长沙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长沙简牍博物馆“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和他生活的城市” 文物特展正在举行,其一公里范围内分布着贾谊故居与定王陵。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拥有马王堆汉墓、贾谊故居、汉长沙国王陵等一批极具分量的历史遗珍。《王城》由湘潭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黄亮斌创作,以长沙国太傅贾谊、长沙国丞相轪侯夫人辛追等为人物原型,是首部再现西汉时期长沙国文化风貌的长篇历史小说。作品采用多视角、多线索的结构,将人物置于特定历史语境中深入刻画,赋予贾谊这一历史形象丰富的血肉与情感。在长沙王吴著的宫廷中,贾谊的锋芒未被潮湿气候湮灭:他从最初的 “自伤悼”,到以老庄思想自我开解,最终抵达 “知命不忧” 的豁达境界。小说不仅描绘了贾谊面对政治失意与人生无常时的内心挣扎及哲学思考,更以 “天地为炉,造化为工” 的宏大视角,凸显其在逆境中对理想与道义的坚守 —— 这种坚守深刻影响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也回答了“33 岁寿终的贾谊何以穿越千年仍被铭记”这一核心问题

“撰写《王城》的过程,仿佛是与历史人物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作者黄亮斌分享创作心得时表示,历史小说创作需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文学想象,坚持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的原则。他通过将同城、同时代的贾谊与辛追有机联结,让尘封的历史人物“活”起来,与当代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从长沙国的日常生活、社交礼仪到文化风貌,小说对每个细节的创作都力求还原真实可感的历史时空。黄亮斌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读者感受到贾谊在那个时代的挣扎与坚守,以及湖湘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彭力表示:“《王城》的出版是一个惊喜。” 他评价该书以宏大叙事精准锚定湖湘文化的重要精神源头,字里行间充盈着贾谊“困顿中奋起、忧患中求索”的湖湘气度。通过阅读这本书,可窥见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基因,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孕育萌发,文学在此过程中重塑了历史血脉。据悉,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去年曾提交提案,建议抓好从马王堆到贾谊故居、再到汉王陵的汉文化挖掘、整合与再现工作,共同推进省市文旅融合。

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李小军表示,《王城》以深厚学识与艺术想象为支撑,将贾谊思想与马王堆汉墓、贾谊故居等汉代瑰宝有机融合,生动再现了汉初长沙的历史风情。他透露,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将积极吸纳书中的文化研究成果与艺术表达思路,应用于贾谊故居的修缮保护与展陈内容设计,并探索推动小说向影视、舞台剧等多元化艺术形式改编,进一步丰富贾谊文化形象的传播维度,为长沙文旅融合实践注入新活力。

发布会上,湘潭大学出版社还向贾谊故居、湖南省图书馆等单位赠送了《王城》新书。

责编:周月桂

一审:刘瀚潞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