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上的“禁渔”守卫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1 08:31:01

洞庭湖夏季夜晚,湖面微风轻拂,恰是违规垂钓行为易发时段。在这静谧的夜色中,岳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依然坚守岗位,持续开展夜间执法巡查。面对夜间违规垂钓高发的情况,执法人员克服昼夜颠倒、蚊虫肆虐与高温闷热等多重困难,彻夜值守于洞庭湖沿岸一线,以实际行动捍卫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重要成果。

月夜出击

9月3日破晓前,一场岳阳中心城区“十年禁渔”水上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在夜色中悄然展开。清晨5时30分,在岳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李华平的统一指挥下,来自农业执法、公安、岳阳县东洞庭湖综合行政执法局及属地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的32名执法人员分为3个小组,从水陆两线分别奔赴中心城区贮木场至月山段的各关键水域。

水上行动组乘2艘执法快艇沿预定水域进行巡航,严密监视水面动态;铁路桥北岸组与南岸组的执法人员沿两岸进行地毯式徒步巡查,与水面的巡航力量相互呼应,迅速形成合围管控态势。在密集的巡查中,岸上执法组率先在隐蔽岸线发现多名正在垂钓的人员。执法人员立即上前亮明身份,并进行现场取证。

经查,共有6名垂钓者的行为违反了“十年禁渔”的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当场对违规垂钓人员进行普法教育,依法对钓具进行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整个处置过程迅速、规范,展现了执法队伍的专业素养。此次联合行动不仅检验了多部门协同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更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岳阳市对禁渔禁捕政策“令行禁止”的坚决态度。

“十年禁渔”水上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现场。

密林追踪

8月30日早上7时,洞庭湖面,岳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君山大队执法队员王绍红突然停下。“注意看湖面。”他压低声音说,“那个反光点不太对劲。”在距岸约50米的水面上,一个若隐若现的浮标正在轻轻晃动,这个细微的异常立即引起了执法队员的警觉。

王绍红仔细观察后判断:“这不像自然漂浮物,很有可能是有人在芦苇丛里下钩。”由于芦苇高达2米,完全遮挡了视线,执法人员决定分两路包抄。王绍红从左侧迂回,队员李庆则带另一名队员从右侧切入,形成夹击之势。

王绍红这一组率先进入芦苇丛。芦苇丛非常茂密,能见度不足1米,只能靠身体硬生生挤出一条路,芦苇叶像刀片一样划过他们的手臂和脸颊。“注意脚下。”王绍红提醒记者,“这里有很多暗坑,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与此同时,队友李庆这一组也遇到了困难。右侧的芦苇更加密集,他们不得不放慢速度,用手一根根拨开芦苇前进。“就像在迷宫里找路。”李庆说,“完全靠直觉和经验判断方向。”

经过20多分钟的艰难穿行,两组队员终于逐渐靠近目标区域。透过芦苇的缝隙,他们隐约看到有人坐在芦苇荡里钓鱼。随后,他们同时加速前进。

当执法人员突然拨开最后一层芦苇出现时,正在专心垂钓的当事人有些惊讶。“怎么可能?你们怎么找到这里的?”他难以置信地问道。原来,这名垂钓者特意选择了隐蔽地点,自以为万无一失。

王绍红道:“只要是在禁渔区,再隐蔽的地方我们都会查到!”经查,该垂钓者使用了多钩钓具,属于明令禁止的捕捞方式。执法人员当场进行了取证,并依法暂扣了钓具。

风雨无阻

在洞庭湖重点水域岸线上,岳阳市农业执法人员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永不退缩”的执法精神。面对艰巨的巡护任务和复杂的工作环境,岳阳市农业执法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始终坚守在禁渔执法第一线。

执法工作常常充满挑战。雨季时,执法人员需要应对45度的湿滑陡坡,举步维艰。今年夏季的一次联合执法行动,一名老队员在巡查时不慎落水,被救上岸后却立即表示:“没事,继续巡逻。”夜间巡查时,执法人员还要深入2米多高的芦苇荡,用手拨开密密麻麻的芦苇艰难前行。锋利的芦苇叶经常划破执法服,闷热的环境令人窒息,但这些都未能阻挡执法人员坚定的脚步。

最可贵的是执法人员展现出的职业操守。凌晨出击是常态,许多队员甚至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连续奋战在执法一线。“‘十年禁渔’是个漫长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这句话道出了全市农业执法人员的共同信念。

5年来,岳阳市农业执法人员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诠释担当。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展现出的专业精神和坚定信念,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我们会一直守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这句朴实的话语,彰显了岳阳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庄严承诺。

(李婷)

责编:王相辉

一审:杜立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