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丨迟开的花蕾:一个懒学生的蜕变

  科教新报   2025-09-10 17:17:23

石门县湘佳永兴学校 许昌霞

讲台上我又一次念起了小珏的名字,教室里顿时起一阵骚动,几个学生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这是本周小珏第三次没有按时交作业了。“小珏,你的作业呢?”我尽量保持语气平和。坐在讲台边的小珏抬起头,望着我一言不发,随即立马在课桌里翻找。我拿过作业本一看,上面仅有寥寥几笔。

小珏是我们班一个特别的存在。每当课堂上讨论有深度的问题,她总能积极举手,见解独到;可一到交作业时,仿佛她的聪明伶俐出现在课堂上,作业本上则留下一片荒芜。她成了班上有名的“拖拉机”。

周记一直是我和学生交流的“传输带”,一次我见她写“我的爸爸是一个话唠,一位老师,一名导演。”小珏生活在单亲家庭,她对父亲角色的细腻感知,吸引我不由得仔细读下去。她的文字如汩汩清泉,细腻流淌,“我的爸爸是一位导演,虽然我拿着糟糕的人生剧本,但在他这位导演和我这位主角的努力下,我相信我的人生会很精彩。”那几页纸如同被施了魔法,映照出她内心一方幽暗却留有希望的角落。我在她的周记旁写老师读到的是情感细腻、内心丰富、敢于表达的你,期待你用文字与我分享你的想法。从那以后,小珏每次周记都按时认真完成,读她的周记成了我每周期待的事。

一次课后,我又将小珏喊到了我旁边,翻开她最近的一篇周记,描写雨后山林的段落灵动优美“为什么不把这种能力用在平时作业上呢?”她依旧沉默不言,终于小声说;“没有人关心我作业写得好不好,大人们只问作业写没写,从来不看我写了什么……”原来这个看似懒散的女孩,内心藏着如此深的渴望——被看到,被真正理解。

第二天的语文课,我朗读了小珏的周记,当我念到雨后山林的段落时,教室里静得出奇,同学们不可思议地望着小珏,不敢相信如此动人的文字出自她的笔下。念毕,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小珏脸变得绯红表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和自豪。

从那天起,我经常在班上朗读小珏的文章。同时,和她约定每天放学后留在教室陪她完成当天的作业,有时我只是在一旁安静批改作业,有时会检查她的字词听写和诗文背诵,有时会讨论她文章中的某个句子如何修改更好。渐渐地,变化发生了,她的作业开始按时上交,虽然偶尔还拖延。更让我惊喜的是她开始主动学习,若作业未完成,放学她会主动留下来,写完再休息。

教育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化生产,而是园丁培育花朵的过程。有些花蕾需要更多的阳光,有些则需要更耐心的等待。如今,每当我看到小珏在课间埋头写作的身影,或是在课堂上自信发言的姿态,就会想起那个蜷缩在角落、用懒惰掩饰失落的女孩。

这朵迟开的花蕾,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绽放方式。而作为园丁的我,将继续在教育的花园里,等待下一朵花的盛开。

责编:梁淑怡

一审:梁淑怡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