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10 08:32:06
邵东市城区第二完全小学 周平
一、眼泪,孤独的种子
2023年开学第一天,我正俯身擦拭课桌,却听见若有若无的抽泣声。循声望去,锦波蜷缩在课桌底下,嘴里喃喃自语:“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我轻轻走过去,俯身拥起他,他滴落的泪水浸湿了我的衣袖,即使无声,却也震耳欲聋!
作为留守儿童的他,没有同伴,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像海浪,将他隔绝在透明的孤岛。他的拼音一窍不通,字母是看不懂的蝌蚪文,生字的城堡更是高不可攀。父母陪伴的缺失、学前教育的匮乏、课堂学习的无力,让他只能通过眼泪来宣泄。
如果说,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每一片心智土壤都需要被唤醒,每一棵小树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那么,锦波将是我教育长河里又一棵需要守望的“楠木”,虽然生长缓慢,但只要慢慢积聚力量,终有一天会拔节向上。
二、微光,希望的萌芽
转机出现在启用班级优化大师几周后。一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自己的积分等级,争相炫耀自己的“星星”和“月亮”图标时,锦波的目光第一次被点亮。为留住这道稍纵即逝的光,我为他量身定制了“专属成长阶梯”:课堂大声跟读+1分,上课不懂就问+1分,课后主动学拼音+1分,拼音5连冠(认识5个字母)+1分,生字听写满分+3分……评价的标尺就是锦波的成长密码,无需攀比,他用他的努力收获独有的欢喜。从第一天的懵懂尝试,到每周的点滴积累,再到每月的显著提升,锦波在“缓慢积累”中完成从“量”到“质”的蜕变。当他第一次用积分兑换成礼品激动得微微发抖时,当他第一次举起小奖状冲我开心地微笑时,我分明看见,小“楠木”开始抽枝,希望悄悄萌芽。
三、拔节,楠木的生长
悄然间,锦波成了我的小尾巴,他跟着我一遍遍拼读音节,用黏土捏出会跳舞的字母,把“b”和“d”编成故事:“b是小蝌蚪向上游,d是小铃铛摇啊摇。”慢慢地,锦波作业本上的红勾勾连成了优美的弧线,旁边总贴着“进步”的小星星。当他终于歪歪扭扭拼写出自己的名字,我们第一次兴奋地击掌。
学习上的获得感助力他精神上的成长。去年下学期,锦波认领了校园里的一棵树。他常常细心地给小树松土浇水,用彩笔记录抽芽的弧度,秋天捡落叶给我做书签,冬天用草绳裹住树干为小树取暖保温。如今的锦波和小树一样,都在倔强地扎根生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完整的太阳,只是有的暂时被乌云遮蔽。”当我用真诚和耐心,以共情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生命,教育便会有拨云见日的欣喜与感动。那个冬天,我的讲台旁多了一杯温水,我冰凉的手总被悄悄递来的暖宝宝呵护着,这个叫锦波的孩子,以他最单纯的方式,给予我最温暖的回应。
四、舒展,生命的绽放
教室窗外的枝丫愈加茂盛,锦波的成长也有目共睹,这个学期以来,他在课堂上的朗读声音响亮、娓娓悦耳;他在课本剧里的表演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瞧,他正将亲手设计的汉字“网”的故事粘贴在班级墙上呢。而他的语文书上也盖满了我的激励印章,看着积分表上那闪闪的“星星”,他腼腆的脸庞上,绽放出春天般的笑容:“老师,我终于升级成“月亮”啦。等攒够“太阳”,妈妈就能回家啦。”
而前不久老师无意间拍到的一张照片,让我真正看见了锦波生命的绽放。那是一个周一的早上,学校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歌声响起的刹那,从升旗台路过的锦波忽然收住蹦跳的脚步,挺直小小的脊梁,举起右手,庄重地向国旗行了一个队礼。这个未经雕琢的敬礼,像一粒种子落入沃土,那一天,我们在晨光中见证精神的萌芽。
当生命的脉络被温柔注视,改变便在年轮里悄然发生。我们守望的不只是楠木拔节的声音,更是每个灵魂舒展的姿态。在这片需要倾心守望的森林里,我愿做那个蹲下身来,倾听种子呼吸的人,等待每一棵小树,长成它最美的样子。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