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9 17:00: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武红豆
在红卫村小区,居民们总说:“有困难找陈书记,准没错!”作为小区党支部书记,陈琳始终以“居民需求无小事”为信条,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用行动守护民生。她是居民身边的“贴心员”“护卫员”“宣传员”,用一点一滴的付出诠释着党支部书记的“三员”担当。
当好“贴心员”:以真情换真心,做群众的暖心依靠
“只有把居民当家人,他们才会把你当自己人。”这是陈琳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老旧小区改造中因宠物安置问题拒不搬离的曹奶奶,她没有强行推进,而是辗转联系老人好友,从情感切入:“我们理解您对狗狗的感情,更希望您住得安全。”最终,通过协调临时安置点,既解决了改造难题,也守护了老人的牵挂。
在调解家庭纠纷时,陈琳同样以“贴心”破局。因子女为防止上当受骗管控退休金,赵爷爷对此委屈落泪。陈琳既安抚老人,又引导子女反思:“孝心不能替代尊重,陪伴才是最好的关怀。”随后,子女主动陪父亲学习防诈骗知识,家庭关系重归和睦。陈琳说:“琐碎小事里藏着大民生,唯有将心比心,才能让群众敞开心扉。”
当好“护卫员”:以担当护平安,做社区的坚实屏障
社区安全无小事,陈琳始终冲在一线。深夜接到居民漏电投诉,她第一时间协调施工方排查,发现是业主自家线路问题后,对方愧疚道歉,她却只说:“安全解决了就好。”面对楼道煤池拆除的阻力,她耐心倾听业主顾虑,既讲清消防隐患,又承诺协助清理杂物,最终赢得配合。“居民有情绪,往往是因为有难处。我们要做的不是说服,而是解决问题。”
无论是危房改造的攻坚,还是邻里矛盾的化解,陈琳始终秉持“主动上前一步”的原则。她带领志愿者为孤寡老人送饺子、查电路,寒冬里走访17户家庭,用行动筑牢社区安全网。居民感慨:“有陈书记在,我们心里踏实!”
当好“宣传员”:以行动传党声,做政策的暖心桥梁
政策落地离不开群众的信任。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陈琳既是执行者,更是宣传员。她以“拉家常”的方式解读政策:面对曹奶奶,强调“改造是为了更长久的安居”;面对赵爷爷,识别“冒充公检法”“刷单诈骗”等防诈骗政策“大礼包”送入家中,化于心间;面对煤池拆除纠纷,用“楼道畅通关乎生命安全”打动业主。
每逢传统节日,陈琳还通过包饺子、茶话会等活动,将党的关怀融入温情场景。老人们接过饺子时眼含泪光:“你们记得我们,比饺子还暖。”志愿者们也在参与中深受感染:“原来帮助别人这么快乐!”这些点滴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社区治理的合力。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陈琳用“贴心”倾听民声,用“护卫”回应民需,用“宣传”凝聚民心,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工作者的价值,就藏在居民满意的笑容里、和谐社区的烟火气中。红卫村的温暖篇章,正由千千万万个“陈琳”接续书写……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