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凉都个旧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9 16:19:20

文/莫鹤群

北回归线掠过滇南,至锡都个旧忽作“金钩微挑”,偏北二十九分,似把赤道炽焰悄悄卸去半分。自此,年均气温恒在十六点五度,山风润泽,雨雾清甜。自长株潭一路奔来,入城方悟:盛夏亦可作晚秋。内人倚窗脱口:“株洲若有这天气,比小青椒炒肉还爽!”同处滇南,建水、蒙自街头赤膊摇扇者众,唯独个旧无半分暑气熏蒸,连蚊蝇亦罕。一城之内,得四季恒温之便,却无回归线沙漠带的焦枯——这小城的凉爽,当是天机暗许,只在此地泄露。

个旧晨光

个旧之凉,首在海拔——一千六百八十米,天然“清凉阀”。大气律令:每抬升百米,气温下降零点六度。南方“火炉”赤焰万丈时,此处正午亦仅二十出头:日光澄澈不灼肌,风穿街衢,自带爽利。

更妙在地形:老阴、老阳两山南北对峙,夹成天然“通风巷”。既挡低纬炽烈辐射,又引峡谷对流,日日有山谷风排湿散热,遂无“桑拿”黏腻,只剩“一雨成秋”:阵雨过后,气温骤降三五度;翌日清晨,哈尼村寨雾海浮沉,风挟清冽,直把人拖离盛夏。

蒙自西南联大旧址

城心金湖,仅两平方公里水面,却像一枚悄悄呼吸的玉。蒸发吸热,实测湖周再低一两度。傍晚与内人沿湖缓行,水风拂衣,凉意沁到心底。亚热带山地季风更添柔情,替个旧铺就十六点五度的年均温,也写下“有雨便是冬,无雨暖如春”的注脚。

北方沙尘暴肆虐时,这里空气质量常年优;滇南他处愁湿冷时,这里凭海拔落差自成“一城两季”。那日攀宝华山,坐半山喘憩,凉风裹清甜,内人捏我掌心:“快披衣,莫着凉。”我颔首暗叹:此间兼得沈从文之恬淡、张岱之清嘉。

居五十日,始信天地别有巧思:东边日出西边雨;风自巷口踱来,裹着松脂与菌子湿香;夜云遮窗,凉意需覆薄衾,星子贴窗如碎银。街市不闻空调嘶吼,蒲扇亦隐于店隅。卖菌老妪笑言:“四季衣裳同穿戴,算得个旧一怪。”

既起久居之念,便连日觅房。红砖小楼苔痕上阶,像旧笺藏幽;电梯新厦光洁似瓷。房价最低一千五六百元/㎡,便宜得恍惚回到房改初年。小区里,东北、川渝、江浙、两湖乡音交织,滇南土语温软,咕嘟冒泡。

建水紫陶古街

内人迷菜市,一日两三返:辣椒红得晃眼,苦瓜嫩得掐水;桂圆、山楂、石榴、无花果堆成小山,一两块钱便可捧满怀。卖果少年招呼:“阿姨尝嘛,不甜不要钱。”齿颊先甜,心肠随之软透。少年收摊,说是八十七块:“够请同学吃两碗焖鸡米线,再留一张整钱给妈妈买膏药。”暮色里,他把空箩筐反扣,当鼓敲几下,咚咚声顺着湖风飘远,像给艰难日子加了一个轻快的过门。日子过得难哟,可他把八九十块钱的生意,竟然做得有滋有味。

城西锡矿遗址,废矿车锈成秋蝉空壳,铁轨没入荒草,像两条不肯离去的青蛇。老矿工坐门首,眼袋嵌洗不净的矿粉,忆起当年井下灯火,眸里倏然亮起两盏“矿灯”——那光,比任何华楼灯火都炽烈。贵州籍滴滴司机叹:“当年锡矿出口,上万美金一吨,简直是捡钱!”我暗忖:倘沈从文至此,必替锡都镀一层温柔金;若张岱重来,亦将此地补入《夜航船》,与“鬼市”并置。

石屏郑营古村落

吃食最是接地气。鄢棚、金湖明珠逢赶集,米市、菜市、水果市、肉市……粗细瓷碗,砂锅铁锅;焖鸡米线、烧饵块、金钱片腿、建水豆腐……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竹筐扁担吱呀,蜂蛹、菌价略高,余皆廉。曾依汪曾祺法烹牛肝菌,“色如牛肝”炒得满盘乌亮,我终怯箸;本地友人连呼“可惜”!云锡德政楼下,核桃、山楂、石榴、葡萄一两块钱一袋。内人初贪多,后学“顿买顿吃”,只恋那口“初生之甜”。她常掰算:“明年拉弟妹来,房租九百,水电百元,再加上菜蔬瓜果,四五个人,一月两千足够。”

个旧人淳厚,做事丁一卯二。那日电梯罢工,众邻爬楼,怨住户拒签维修基金。我电告新识龙哥,他转身请来住建局长,未几师傅即到,笑脸漾开。

问路时,老者指罢仍不放心,亲引过天桥才返;看房时,陌生人拨通房主电话,又抄号码递纸,唯恐我误。这股子热,像《边城》里老船夫,亦似《西湖七月半》中“好名而好客”的杭人,暖到心坎。

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尘心尽洗,研露为墨。宣纸遇上2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下笔格外醒墨。内人灯下临小楷,笔笔静如湖艇;我挥毫作狂草,墨雨泼溅,满纸风雷。她抬头笑:“字像醉汉。”我答:“醉汉才识归途。”一狂一静,亦颇相安。锡光映砚,风痕印窗,日子慢得能听见草叶生长。

个旧诚然是北回归线上温润的明珠。余生七十余载,走南闯北,从未有一个夏天离得开蒲扇、电扇、空调——唯独特个旧,它们统统闲置。

然而,个旧也老了。公交车上,“老年卡,老年卡”提示音此起彼伏,像秋叶沙沙,道出城市放缓的脉搏。它不似蒙自路网通达、春潮勃发;亦无元阳梯田天地初开式的苍茫;比石屏,缺异龙湖三十六公里生态廊桥;较建水,少千年历史活成日常的厚重。五城五色,各擅其光,各怀其缺,却共织红河瑰丽长卷。

而我们,偏偏爱上这一个——爱它不慌不忙的节奏,爱它沁入肌理的清凉,爱它巷弄深处的人情暖意。它不完美,却真实;不争先,却自有风骨。

个碧临屏铁路公司旧址(遗址)

五十日居停,如饮陈年普洱,初觉风致盎然,再品余味悠长。临别夜,月色如洗,我们沿废弃铁轨走到矿坑口:远处温泉雾霭氤氲,近处秋虫寂寂低语。我以手探入枕木缝,触到冰凉铁锈,像摸到一段沉睡时光。内人轻靠我肩:“明年还来。”我点头,心里默答:再来时,便不匆匆——横竖这里的岁月悠长,足够让一个异乡人,把余生从容酿成故乡。

乙巳白露后二日 莫鹤群记于锡都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