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09 15:31:47
娄底一中校长 成英姿
九月金风盛,恰是新征程。在夏秋交替之际,我们再次相聚在这片承载光荣与梦想的全国文明校园,共同开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学年。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满怀憧憬步入校园的高一初一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返校的全体同学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向辛勤耕耘的全体教职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站在新学年的起点,回望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我们不禁将目光投向八十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强大力量。它不仅仅是历史书卷中的壮烈篇章,更应当成为照耀我们前行道路的精神火炬。今天,我想将这份厚重的精神馈赠,化作对同学们新学年的三点期许。
第一,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涵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抗战时期,无数青年学子“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他们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存亡紧密相连,或投笔从戎、血洒疆场,或潜心向学、科教兴国。这是一种源于内心最深处的家国大爱。同学们,你们生于盛世中华,虽无需直面硝烟,但时代的挑战依然存在。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终将落在你们的肩上。希望你们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具体的报国之行。这份“行”,始于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在于锤炼高尚的品德修养,在于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你们今日在教室里的每一次专注听讲、每一次静心阅读,在运动场上的每一次奋力拼搏,都是在为未来积蓄贡献国家的能量。
第二,要锤炼“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与奋斗品格。十四年抗战,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中华民族依靠无比的坚韧和牺牲,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这深刻启示我们:困难并不可怕,挫折亦是阶梯,最重要的是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学习之路,从非坦途,它犹如攀登险峰,必有坎坷与荆棘。你们可能会遇到难解的习题、暂时的落后、能力的瓶颈。此时,请想起先辈们在极端困境中的那份坚持与乐观。希望你们能以抗战精神中的“钢”与“气”来武装自己,不因一时挫折而气馁,不因些许困难而退缩。发扬“钻”的精神,下得“苦”功夫,在挑战中磨砺意志,在攻坚中提升自我,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奋斗书写青春。
第三,要培育“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与集体观念。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结果,是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胜利。在今天的中学校园里,这份精神同样熠熠生辉。它体现在班级同学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上;体现在团队活动中的默契配合、齐心协力上;体现在对校园规则的共同遵守、对集体荣誉的共同维护上。希望你们能深刻理解“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的道理,珍惜同窗之谊,学会欣赏他人,乐于分享合作,在团结协作中凝聚力量,在集体温暖中携手共进,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老师们,同学们,抗战精神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它还包括视死如归的英勇、开拓创新的智慧,以及向死而生的希望。这一切,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新学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这既是起跑的发令枪,也是出征的战鼓声。希望全体师生能将伟大的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中汲取无尽的勇气、智慧和力量。让我们以爱国情怀为帆,以坚韧意志为桨,以团结精神为舟,在新的航程中,燃烧青春,奋发图强,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作为娄底一中人,我们以“正心、养气、强体、蓄能”为校训,正心——诚实守信、爱国爱党;养气——自强不息、浩然坦荡;强体——意志坚韧、身心健康;蓄能——全面发展、求真向上。今日,我为一中添光彩;明日,我为祖国铸辉煌!让我们一起努力!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