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09 11:05:43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第一中学 卓雪峰
第一次留意小哲,是在课间。教室里同学们嬉笑打闹,他独坐在窗边,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橡皮,将白色碎屑捻成小团。我走近,见他课本空白处爬满歪扭的线条,如一团解不开的乱麻。“在想什么?”他猛地抬头,眼神躲闪,慌忙用涂改液盖住那些线条。
后来我知晓,这半年他父母关系紧张,争吵不断。批改作文时,一行浸着泪痕的字迹刺痛了我:“爸妈昨晚又吵架了,声音很大,我被惊醒,不敢说话,只能默默地哭。”
首次家访是在周六早上。开门的是穿着睡衣、眼底青黑的母亲,父亲则在沙发上面无表情地抽烟。小哲立在玄关,手紧攥衣角。我笑着对父母说:“小哲最近课堂上,总能准确答出难题,逻辑格外清晰。”父亲夹烟的手顿了顿,母亲也抬眼望向儿子。离开时,身后传来小哲轻声的“老师,您慢走”。
此后,我常找些小事让他“帮忙”:“小哲,帮老师把作业本搬到办公室吧?”“你这篇作文满是真情实感,来读给大家听听。”起初他声音发颤,后来渐渐敢抬眼正视。一次搬作业时,他忽然说:“老师,我昨晚听见爸妈说我的考试成绩了。”语气里藏着不易察觉的雀跃。
我又三次登门,每次都带着他的“成果”——工整的笔记、小测的满分卷、被当作范本的作文。终于有一次,他父亲主动开口:“他最近愿意跟我们说学校的事了。”那天,小哲端来自己煮的茶,手在抖,却认真道:“老师,您喝茶。”
他的变化藏在细节里:课本上的乱线成了工整批注,课间会和同学讨论问题,脸上也漾起浅浅的笑意。我知道,他家里的乌云散了。中考前的模考,他冲进了年级前一百;中考查分那天,电话里传来他爽朗的声音:“老师,我考了640分!”如今,已考入211大学的他,仍常打来电话,聊大学生活,谈未来规划。
我总想起那个瘦小的身影。原来每个心里压着“乌云”的孩子,都在等一束微光。多一份关心,多一次倾听,那束光便能穿透云层,让他们慢慢挺直脊背,朝着明亮的方向,稳稳前行。老师的爱,就是照亮迷途的奇迹。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