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09 10:13:38
长沙市南雅中学 张鑫
教育是温暖的修行。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信任,恰是爱最深的表达。
接班之初,小周就成了焦点:上课睡觉、不交作业、言行冲动。科任老师无奈,班干部抱怨。我未批评他,而是静待契机。
那天,他在自习课玩手机被发现,来到办公室门口,懒散地喊:“报告。”我微笑着对他说:“走,老师请你嗦粉去。”他愣了一下跟我离开。粉店热气蒸腾,我特意为他多加了一份牛肉。他迟迟不动筷,我轻声说:“赶紧吃吧。”许是热汤暖了心,他埋头吃起来,那一刻,他不是浑身带刺的“问题学生”,只是个渴望被接纳的孩子。
放下筷子,他小声问:“为什么请我吃粉?”
“因为你是我的学生。”
“可我犯了错……”
“但我相信你能改。”
他嘴唇微抿,眼中闪着光。回校路上,他终于肯向我倾诉:父母离异,随父生活,父亲忙碌且严厉。他语带哽咽,让我听着心疼。“相信我,会好起来的。”我拍拍他。
第二天,我桌上出现一张纸条:“再也不带手机了,请相信我。”之后,他工整地完成了作业,我在作业本上留言:“字很工整,老师欣慰!”作业本成了我们的“秘密信箱”:他写心情,我回鼓励。信任,在字里行间生长。
一次体育活动,我见他排球打得轻巧且精准,恰逢几个同学想要放弃,我便请小周做“小老师”。他眼睛一亮,答应了我。同学们抱拳向他齐喊:“师父好!”他笑着一遍遍耐心示范。最终,所有人都通过了测试。
一次次助力、一声声鼓励,他逐渐融入班集体,眼中有了光芒。我把他的进步编辑成文案,发送给他的父亲。他父亲第一次回复:“老师辛苦了。”家长会那天,他拉着儿子走向我,笑着说:“这孩子让你费心了。”小周摸着后脑勺,腼腆却坚定地说:“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
望着他们的背影,我更加确信:教育是以信任为种、用爱耕耘的旅程。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是靠真诚支撑的。我始终愿通过信任走进孩子的世界,静待每一颗种子向阳生长。
责编:梁淑怡
一审:梁淑怡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