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丨拔掉“小刺猬”身上的刺

  科教新报   2025-09-09 10:03:14

宁乡市玉潭街道玉兴小学 刘谭畅

“老师,小宇把小明推倒了!”“老师,他抢我的画笔还摔在地上!”一年级的课间,办公室门口总围着告状的孩子,而小宇,就是那个浑身带刺的“小刺猬”——眼神警惕,一点不顺心就竖起尖刺,要么动手推人,要么闷头发脾气。

翻看着和小宇奶奶的聊天记录,那些带着无奈的留言还清晰可见。最让我揪心的是九月的一个中午,小女孩芸芸捂着肚子哭着跑过来:“老师,小宇踢我……”我急忙拉过小宇,他却梗着脖子,攥紧拳头喊:“我没有!”无论怎么问,都是沉默或顶撞。可转身时,我分明看见他眼角的慌乱。

我开始留意这个“刺头”孩子。发现他敏感得像株含羞草:班级朗读打卡,他因为只有8票偷偷抹眼泪;美术课上,同桌不小心碰掉他的彩笔,他立刻红了眼;更让人心疼的是,他的额头处总有伤痕,膝盖上常有新的擦伤——奶奶说,他一天到晚在外面疯跑,不爱回家。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天。小宇又因为升旗仪式时乱动被值日生记上名字而吵了起来,我没批评他,只是拉他到走廊,轻轻摸了摸他的头。他突然小声说:“今天妈妈不会来接我……”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原来,他的爸妈早已分开,妈妈在外地打工,偶尔才能见一次,爸爸对他不管不问,他从小跟着奶奶长大。那些尖锐的脾气,不过是想被看见的笨拙表达。

从那以后,我每天特意找他“帮忙”:打扫教室卫生、整理图书角,每次他做完,我都当着全班的面夸他“细心”“有力气”。班队课上,我组织“优点大轰炸”,让同学们轮流说他的好——“小宇上次帮我捡了尺子”“他早上来教室后,主动擦黑板”。渐渐地,他的头抬起来了,眼睛里有了光。

现在的小宇上三年级了,再也不是那个满身尖刺的孩子。前几天语文课上,他主动帮同学讲解难题,我立马对他竖起大拇指。看着他和同学打闹时舒展的眉眼,我忽然明白:每个“小刺猬”的尖刺下,都藏着一颗渴望温暖的心。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理解,那些刺总会慢慢变软、脱落,露出最柔软的底色。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