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 2025-09-09 16:57:44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为助推湖南文化软实力提升,充分挖掘、全面展现湖湘文化特质,湖南省政协从“存史 资政 团结 育人”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组织开展“风起湖湘潮—委员讲亲历”短视频活动。邀请委员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湖湘文旅潮点地的古今变迁,讲好湖南改革创新故事、政协履职故事,全面展现湖湘精神内核,答好“两个融合”命题,助力湖南“文旅+”大融合。
千年书院传文脉,文明之声续华章。衡阳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书院正是湖湘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载体。自唐初以来,衡阳书院林立,名师云集。曾国藩一度赞誉“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
何以为盛?
盛在早。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唐代李繁为纪念其父李泌,在南岳建了邺侯书院,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
盛在多。据载,唐初,全国49所书院,湖南8所,衡阳就有5所。待至明清,衡阳更是书院林立,仅南岳就有17所。
盛在声显。当唐朝初年的李宽结庐石鼓山上的时候,他不知道,200多年后他的小小精舍会与岳麓、嵩阳、白鹿洞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还有南岳的文定书院,奠定湖湘文化的根基。
衡湘洙泗,道南正脉。
我身后就是石鼓书院。范成大说,这是天下四大书院之首,是四大书院中最早创办的,比岳麓早了170年,是唯一获得两个皇帝赐匾的书院(宋太宗、宋仁宗),还是元、明、清三朝修缮和开放最早的书院。
学贯九流,名冠三湘。石鼓书院蕴含大格局,大气象。
三江为笔,鳌头作斗,石鼓书院开启湖湘人才新篇章。
韩愈、周敦颐、李宽、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干,石鼓七贤,他们跨越时空,思接万里。
这里诞生的不仅是历史长河中的“巨人”,更有湖湘人“敢为天下先”的风骨精神。
这里必须得提到一个人,王船山。
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变革者,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梁启超、毛泽东……船山学说犹如暗夜星火,照亮了从改良到革命的思想征程。
现在“思想立方”,当阳光穿过时,船山思想犹如潮水在整个展厅涌动。
东洲桃浪,琅琅书声。这里是晚清时期的“思想充电站”!
在这里,王闿运更是把“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写成了湖湘的万里自信。
当我们探访衡阳的这些书院,他们就像无数个思想交汇的磁场,在告诉我们:“千年文脉,弦歌不辍。”为了深度挖掘、梳理衡阳书院文化的人文历史、精神内核,活化书院文化的当代价值,我们和政协专家库的专家们一道走进书院、调研书院、宣讲书院文化。让衡阳众多的书院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我是衡阳市政协委员崔妮娜,我在这里,与你共溯湖湘精神源流,共见千年不灭的文明星火!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