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丨俯身拾梦,静待花开

    2025-09-08 16:41:20

洞口县黄桥镇石背完全小学 戴睿龄

我曾深信,教育的成功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令行禁止地遵守纪律,交出整齐漂亮的答卷。但在遇到小文之后,我的观念改变了。

小文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的孩子。布置的作业,他常常交不上来;安静的课堂,他总神游天外;老师的批评,他似乎置若罔闻。在我的焦虑与他的沉默之间,仿佛隔着一堵冰冷的墙。那段时间,挫败感几乎将我淹没,我甚至认定,他就是一块难以雕琢的“顽石”。

转变,始于一次家访。那是一个堆满杂物的车库改建的家。那时我才知道,小文没有妈妈,爸爸每天清晨四点就要出门打工。他的闹钟,成了他唯一的“家人”。

那天早晨,我看着这个小小的人儿用冷水抹脸,熟练地热着隔夜的粥。那一刻,我既动容,又羞愧。我曾经所有关于“懒惰”“不上进”的指责,在这一刻显得多么苍白和残酷。原来,他每天能准时来到学校,本身就已经是一场胜利。

于漪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渐渐明白,真正的爱不是施舍与怜悯,而是深刻的理解与崇高的尊重。我幡然醒悟:我该爱的,不是那个我臆想中“完美”的学生,而是眼前这个真实、坚韧、在困境中默默成长的生命。

我放下了急躁的催促,开始了耐心的观察。我发现,他虽然对文字反应迟钝,但对植物和图形极为敏感。班里的绿植出了问题,他总能迅速找到症结;讲到数学图形,他的眼睛会发亮。那一刻,我终于看到了那束光——那被生活灰尘暂时掩盖、却依然倔强闪烁的独特光芒。

我开始创造机会,让这束光被更多人看见。我邀请他担任班级的“绿植守护员”,由他负责照料所有植物;还组建“数学迷宫”小组,请他当组长,给同学讲解他擅长的题目。我永远忘不了他第一次成功讲解后,同学们自发响起掌声时他那怔住的表情。紧接着,整张脸仿佛被点亮一般——那是从未有过的自信与神采。

渐渐地,他交上来的不仅是作业,还有他亲手养护的一朵朵小花;他不再回避我的目光,甚至主动跑来问:“老师,下次我们还能这样上课吗?”

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教育观。我真正明白了“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重量。教育,是蹲下身来,看清每一个生命的独特图谱;是用心倾听,听懂每一句沉默背后的呼喊。原来,真正的教育,是从看见开始。

责编:谢景佳

一审:谢景佳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