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07 17:04:13
道县二中 姚雪琴
如今在加拿大从教的马文英,也许是我32载教学生涯中,走得最远的女学生。
11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布置了新学期第一个作文,主题就是“中秋”。当其他人都在描绘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娇小玲珑的文英同学,独辟蹊径,用清新的文字,写她陪伴奶奶的寂寥及对亲情的渴望。作文课上,我宣读并表扬了她,并开始关注这个留守女孩,吸纳她加入了校江浪文学社。此后,她不断展现她的语言天赋。文学点燃了她对理想的追寻。在县市省级征文比赛中,她屡获佳绩。我还推荐她的作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语文世界》上。相较于初识的腼腆,来自小村落的她自信了很多。她计划报考编导专业。这是她初次对我吐露心声,而我,也十分开心做她的倾听者。
高二那年,她获得了全省大奖,准备去参加颁奖典礼的前夜,她与远在广东的妈妈在电话里为专业选择的事爆发了争吵。当晚,她带着哭腔说自己不想去参加典礼了。安慰她平静下来,让她答应我明天继续去领奖后,就如何维护青春期孩子的自尊。我与她在流水线上刚下班的妈妈沟通。领奖回校后,她也慢慢解开心结,最终与妈妈和解。
高中毕业那年,不甘服输的她选择了复读,我深知复读的不易,时常在微信上鼓励她。次年高考,她最终入读了一所广州的公办大专学校,人生开始步入正式的轨道。后来偶有联系,得知她继续热爱写作,继续加入了校文学社。
一晃多年,2024年11月的一个深夜,她向我发来喜讯,发来了她在加拿大的几张生活照。她说自己专升本后,英语过了专业八级,还考上了广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生。如今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做中文教育志愿者教师,正在参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微课大赛,特地选题家乡道州的龙舟。希望我能为她提供一些资料。她回顾了当年在高中的点点滴滴,真诚感谢母校给了她力量和启迪。我欣喜她成长了,更开心她能有今天的一番作为!
春去秋来,夏蝉冬雪,教育是一场漫长的守望。对于少了父母陪伴的留守学生,老师的关怀绝不能缺席。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复一日的守护。静待花开,方见春山。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