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07 16:44:24
娄底市第三中学 王琼
晨光漫过教学楼三楼窗台,我像往常一样特意在高三(17)班后门多停留了片刻。果然,谢宇超又坐在老位置,英语课本摊开着,目光却停滞在某页。这是他这学期N次在晨读发呆。
我轻轻走到他身边,他下意识地把一张试卷往抽屉里塞。“来办公室聊聊吧。”我拍拍他的肩膀。
办公室里,我给他泡了杯热茶,叫他打开那张已被揉皱的试卷,“48”这个红色的数字,令他低下了头。“我试过了所有方法,记单词、背语法”,他声音低沉,“就是没有用”。
我取出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一名篮球明星。“这是我送给你的。”翻开扉页,我打了比方说,“每个错题都是一次投篮练习,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姿势,而不是放弃投篮。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来改写这个分数。”
每天晨读指导他英语学习,成了我们不变的约定。根据他热爱篮球的特点,我把NBA赛事报道变成阅读理解材料,把球星访谈作为听力训练,甚至将语法难点编成篮球战术口诀。时常在错题本上用红蓝笔标注“得分点”和“失误点”,有时还附上鼓励的留言。
三月中旬的一天,他意外缺席晨读。我正准备给他打电话,却见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怀里抱着一个篮球:“英语学习真的就像投篮,不能光用蛮力,得找准技巧。”我欣慰地笑了,原来每个人都可以闪光。
四月校园花开的时候,我注意到错题本上写满了他密密麻麻的心得。一天晨读,他兴奋地指着一段英文报道:“老师,这段关于中国航天的文章,我居然能读懂大概意思。”我立即鼓励他:“坚持就是胜利!”
高考前半个月,我惊喜地发现错题本的最后一页,写满了他这半年来的心路历程。在最后一行,他用工整的字迹写道:“琼姐,每个晨曦都是我期待的时刻。”
成绩公布那天,“英语107分!”谢宇超兴奋地跳跃起来,第一个电话就打给我,“谢谢琼姐,英语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我知道,这个曾经在英语海洋中迷失方向的少年,这一刻终于抵达了理想的彼岸。而往后的每个晨曦,我依然会在教室里守望,等待下一个需要点亮的身影。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