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 10:53:44
绥宁县长铺镇第二小学 葛英
那是一个寻常的课间,孩子们欢笑嬉闹一如往常。但我却听到隐约的抽噎声。朝着声源走去,只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蜷缩着,如被暴风雨打落在地的雏鸟。堤堤的眼泪和鼻涕糊了满脸,蓝色的帽子被污渍沾染。
这个画面,像烧红的针,猛地扎进了我的心。我是这个班的思政教师。平时的堤堤对上课铃声充耳不闻,课堂上不够专注,性格孤僻,常常无法融入其他孩子们的课间游戏。
于是,我拨通了他家长的电话。
放学后,校门口人流如织,孩子们如小雀归巢。堤堤的母亲局促地站在人群边缘,与周遭的欢快格格不入,如摇摇欲坠的芦苇。泪水在她憔悴的脸上纵横交错。“老师,我在省城医院守着孩子他爸,心里却像油煎一样,我对不起他,不是个好妈妈……”
突发脑出血成为植物人的父亲、长期驻守医院的母亲、年迈而力不从心的祖辈……听完这个家庭的故事,我心中只余满满的心疼。我慢慢走近堤堤的世界,我知道他需要一座能连接他与外界的桥梁。
这座桥,我从第一块“砖”开始垒起——陪伴。每天放学后,没有功课和提问,只陪他画画、拼图。起初,堤堤沉默而戒备,但渐渐地,他在教室门口期盼着我来上课。第二块砖,是用规则鼓励:“认真坐好一节课”换颗星星,“完成作业”得两个笑脸……第三块砖,也是最坚固的基座。爷爷奶奶用文字和视频向他远在医院的妈妈传递孩子的点滴进步。视频通话里,不再是焦虑的追问,而是亲子共读的温情。学校、家庭的努力,汇成了一股往同一方向流淌的暖流。
堤堤把期末的试卷捧给我看时,笑容腼腆却温暖洋溢:语文82分,数学85分。我看到他和小伙伴在操场一起跳绳,动作笨拙,但已融入那片欢声。
堤堤让我领悟到:真正的教育智慧,并非填鸭式灌输知识,而是发现每个“特殊世界”的困境,用陪伴做桥,用科学方法铺路,耐心而坚定地引领他们走出荒芜,走向辽阔。
这座桥,渡的不仅是学生,也有我自己。我想,唯有看见、理解与深爱,方能抵达教育的本质。
责编:谢景佳
一审:谢景佳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