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07 09:43:01
刘利元
岁序更迭,秋实满枝。当我站在“湖南省徐特立优秀教师”领奖台上,手捧烫金证书,三十五载教坛光阴如溪涧流水,悄然淌过。这份荣誉不是单薄的褒奖,而是岁月镌刻的生命印鉴。
教育的种子,早在年少时便深植心田。作为革命烈士后人,祖父短暂却炽热的一生,在我心间点燃明灯:忠于人民,甘为绿叶,默然奉献。奔赴三尺讲台于我并非偶然,而是宿命归途。从“长沙市优秀语文教师”到“长沙市魅力教师”,每一份荣光,都是对祖父的无声告慰,更是对“教师”二字的虔诚履约。
身为语文教师与班主任,我愿做学生与知识间的摆渡人。不困守课本,总将铅字化作鲜活故事,淌进学生心间。每当看见孩童眸中亮起星光,便知真理的种子已落入他们心田。我常带他们走出校门:在稻浪里辨五谷芬芳,在社区中体民生温度,到敬老院听岁月絮语,赴英雄故居触热血往事——原来教育从不在高墙内,而在以脚步丈量世界,用双眼看见人间。
后来任教导主任,面对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我以学习与笔耕破局:自2013年起,牵头策划十余场全县教育开放活动,将所思所悟倾囊相授;常赴各地分享心得,从作文教学到家庭教育,从不吝啬分享;二百余篇教育随笔见诸报端,每滴墨迹都藏着深夜灯下的沉思与打磨。同仁称我“教育园地多面手”,可我深知,这不过源于对初心的坚守、对教育的热爱。
五十二岁时,我接下代理校长的重担。一千五百名师生的起居、校园扩建的千头万绪瞬间涌来。安置寄宿生、筹建临时食堂、疏导校门车流,每件事都关乎孩子的安全与未来。未料疫情骤临,腮腺炎袭击校园。两个多月里,我们晨昏相继:上报数据、消毒教室、体检学生、撰写致家长信,直到疫情散去,孩子们笑脸绽放,家长的“谢谢”如春风拂面,所有疲惫都化作满心温暖。
三十五载春秋,青丝渐染霜。身份由班主任走向校长,对教育的热忱从未消减。祖父眼底的星火、初登讲台的心跳,是初心模样,也是前行力量。未来路仍长,我愿以“五老”之身,继续耕耘教育沃土,静待桃李成蹊、岁月生香。
责编:胡荧
一审:胡荧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