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公众号 2025-09-06 10:41:58
你家炒菜时,是不是总有习惯性多撒半勺盐?尤其爸妈辈,常说“淡了没味儿,吃着不香”?但你可能从没意识到——盐这件“厨房必备品”,吃多了堪比“慢性毒药”,不只会让血压悄悄飙升,还会一点点“啃噬”你的肝脏、大脑、胃甚至骨骼!今天就把“盐伤人”的真相说透,再教你6个不用委屈味蕾的控盐法,全家老小都能用,快拿小本本记好!
减少盐的摄入
或可降低脂肪肝、肝癌风险
2025年6月,一项研究发现:减少食物中的盐分有助于保护肝脏。经常在食物中盐摄入超标的人,患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研究人员分析了近50万参与者,追踪他们13年的饮食习惯。根据参与者“日常是否在食物中额外添加盐(不包括烹饪用盐)”的频率分为四组:很少添加盐、偶尔添加盐、经常添加盐、总是添加盐。
结果发现,与很少添加盐的人相比,偶尔添加盐、经常添加盐和总是添加盐的人,患脂肪肝风险分别增加了8%、22%和40%。对于肝硬化和肝癌,也有类似结果。
盐吃多了
身体会被“全方位攻击”
很多人以为“盐吃多了顶多高血压”,但其实它会悄悄盯上你身上多个器官:
■影响血压、伤血管:
食盐中的钠离子摄入过多,会使人的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内皮损伤,同时也会引起肾脏释放一种因子,这种因子也会使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大约49%的心脏病主要病因是高血压。
■伤大脑:
大量研究证实,食盐摄入与脑卒中风险呈正相关。盐摄入过多,会损害动脉,伤害大脑,可能会引起脑卒中。而且,高血压也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
■伤胃:
食盐的高渗透压会刺激和损伤胃黏膜,让胃壁变得脆弱。长期吃高盐食物(比如腌咸菜、酱肉),胃黏膜会反复受损、修复,时间长了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增加胃癌风险——要知道,“爱吃高盐食物”本身就是胃癌的明确高危因素之一。
■伤皮肤:
钠盐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皮肤细胞脱水,从而使皮肤细胞加速老化,甚至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不良症状。
■伤骨骼:
盐吃多了,肾脏就要把多余的钠离子排出去,但是排出钠离子的过程也会导致机体排出钙离子。吃盐越多,钙的消耗也随之增大,会导致体内钙质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为啥老年人更爱“重口味”?
不是任性,是身体在变化
味觉退化,是变老的表现之一。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味觉会逐渐变得迟钝,过去认为很辣、很咸的食物,如今也能接受。换句话说,酸甜苦辣咸,老年人都需要更高的浓度,才能体会到和年轻人一样的感觉。
此外,研究发现,人的味觉从60岁左右开始逐渐退化,7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退化更加明显。
老年人想要品尝到和年轻人一样的味道,需要加入1.5—2.2倍的食盐。所以,到了一定年纪,喜欢“重口味”食物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这种饮食习惯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6个控盐小技巧
不用委屈味蕾,轻松减盐
控盐不是“完全不吃盐”(身体需要适量钠),而是用对方法,既能尝出香味,又能减少钠摄入,这6招尤其实用:
1.用天然调料替代盐
●通过不同味道的调节来减少对咸味的依赖,如在烹制菜肴时放少许醋替代盐;
●在菜里适量放点辣椒、花椒、葱、姜、蒜等香辛料炝锅提味;
●鲜蘑菇、香菇、紫菜等本身带有鲜味,烹调时可不放盐;
●自带酸味的柠檬汁、番茄汁也可增加风味。
2.用低钠盐替代普通盐
低钠盐是一种减少钠含量的食盐替代品,可以在保证口感的同时减少钠的摄入。但肾功能不全和高钾血症的患者应慎用低钠盐。
3.快出锅时再放盐
除了腌制肉类时需要提前先放一点盐,其他情况下只需出锅前加盐就行。这样盐仅附在食物表面,可以减少食盐的摄入量,舌头同样可以感觉到咸味。
4.注意隐形盐的摄入
许多加工食品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如腌制品、熟食和一些调料等。在购买食品时,应关注食品标签上的钠含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隐形盐。
5.减少外出用餐次数
曾有调查发现,外出用餐时,一个人每餐的钠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全天推荐摄入量。建议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此外,点外卖也容易造成盐超标,建议少吃。
6.循序渐进逐步减盐
限盐要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减得太猛,否则会影响食欲。可以逐渐减少盐的用量,让味蕾慢慢适应。
其实控盐不是“委屈自己”,而是换一种更健康的吃法——今天学会的这些方法,记得转给爸妈、伴侣,全家一起慢慢调整口味。毕竟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需要“少盐”的保护。
来源:内容综合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责编:王思贤
一审:王思贤
二审:王璐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