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05 16:58:06
株洲市渌口区育红小学党总支书记 张艳军
老师们、同学们:
我站在这里,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映着朝阳像火苗般跳动,不由想起校门口主题文化墙上那醒目耀眼的——“红花朵朵放光彩”。这朵“红花”,是我们学校的育人初心,是“心红德美、善思智美、身强健美、雅趣艺美、手巧劳美”的“红美”模样。今天,我们从“国家”“家乡”“个人”三个坐标出发,聊聊如何让这朵“小红花”,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开得更艳、更久。
第一朵花:心有山河,做“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同学们,周一我们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山河不会忘记”。
同学们,做“德美”少年,就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奉献精神。我们要学习革命老战士无私付出的崇高品格,以时代楷模黄文秀姐姐奉献精神为榜样。践行“德美”精神,可以从这些点滴做起:放学路上主动为老人提重物;遇见破坏公物的不文明行为时,礼貌劝阻并报告老师;每周升旗仪式上,以标准的队礼、嘹亮的国歌声展现少先队员的精神风貌。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恰是“品德高尚、心灵美好”的最佳诠释。
第二朵花:情系家乡,做“青春渌口”的建设者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家乡渌口变了?以前的乡村小路,变成了“产业大道”,两旁的产业园吸引了许多智能科技、新兴产业来这里建设投资,水仙湖、朱亭古镇、八斗溯溪、蓬源仙等吸引了城里的游客来这里观光休闲;以前的渌江边,变成了“风光带”,晚霞里有阿姨们跳广场舞,哥哥们打篮球,朝阳里有人跑步、练八段锦。这些变化,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青春渌口、创业新城”。
渌口产业园区有一群年轻人做研发生产。他们说:“我们要做渌口自己的‘科技名片’,让我们的产品走向全国。”还有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公安、交警、环卫工人、老师等渌口人默默为渌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孩子们,家乡是我们的根,我们要让根扎得更深。
同学们,“善思智美”不仅仅是指成绩好,是“爱动脑、会动手”,是“把知识变成力量”。比如,你可以用科学课上学的知识,帮奶奶改良菜园的浇水系统;你可以用劳动课上学的技巧,给学校门前的老街种上一株花草;你可以用语文课上学的文字,写一篇《我眼中的青春渌口》——这些,都是“善思智美”的样子。因为,家乡的未来,需要我们这些“小红花”的智慧和努力。
第三朵花:逐梦前行,做“全面发展”的奋斗者
最后,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清华学子的故事——庞众望。他是山东的一名学生,爸爸患有精神疾病,妈妈瘫痪在床,家里靠低保生活。但他没有放弃,每天早上5时起床,给妈妈做饭、喂药,然后去学校;晚上回家,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写作业。他说:“我要像一棵小草,虽然生长在石缝里,但也要努力向上,开出自己的花。”后来,他考上了清华大学,成为了“全国最美中学生”、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
庞众望的“花”,是“身强健美”——他每天坚持跑步,因为他知道,只有身体好,才能照顾妈妈;是“雅趣艺美”——他喜欢拉二胡,用音乐缓解妈妈的痛苦;是“手巧劳美”——他会修家电、做手工,用废品做了一个“自动喂水器”,帮妈妈节省时间。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红美”不是完美,是“不放弃、敢拼搏”,是“全面发展、努力成长”。
同学们,你们的“花”是什么样子?是运动会上奔跑的身影,是艺术节上跳动的舞姿,是劳动课上种下的菜苗,是课堂上举起的小手——这些,都是“红美”的样子。因为,“红美”不是一个标准,是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都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老师们、同学们,新学期的铃声已经响起,“红美”教育的画卷正在展开。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做“护花使者”,用爱心滋润每一朵“小红花”;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种花人”,用努力让自己的“小红花”开得更艳。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每一朵小红花,都有自己的春天;每一个少年,都有自己的光芒。”让我们一起,在“红美”的阳光下,做最绚丽的小红花!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