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石牌中学:“双融”课堂激活地域资源 探索劳动教育“乡村样本”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4 11:06:01

近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石牌中学课后服务兴趣小组完成招生,“开心农场”“土家竹雕”两大社团再次成为学生报名热点。

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校依托省级基础教育改革项目与规划课题,历经五年探索,构建“地理+劳动”双融模式,有效破解了实践教学与劳动指导的难题,探索出一条以课程创新推动文化传承与乡土认同的育人新路径。

面对师资不足的困难,学校创新建立“双师共育”机制,邀请湖南省竹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仕辉团队定期授课,并聘请有经验的农民和家长担任“劳动指导师”,形成“教师讲原理、专业导师教操作”的协同格局。

五年来,多元外部资源为双融模式提供持续支持。李汇芳、滕召秀省级芙蓉名师工作室、湖南省向超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湘西州武陵人才李静名师工作室等多个省级团队多次到校开展专题教研;依托长沙市对口帮扶、“三区”支教机制,学校与长沙市雅礼雨花中学、湘西州民族中学、龙山县第三中学等州内外优质校结成研修共同体,联合攻关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难题。

基于湖南省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地理+劳动”融合教学实践探索)与规划课题(新时代农村中学校本劳动项目的实践研究)的持续研究,学校形成以“融入—融通”为核心理念的“双融”模式,构建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三维七步模型”,建立起“融入型课堂”与“融通型项目”两类教学形态。开发出“土家竹雕”“开心农场”“美食复刻”等系列特色课例,将教材内容与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鲜活课程,这些课例在县域内广泛应用,并通过各级教研平台获得省内同行关注借鉴。

湘西州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模式为乡村学校盘活地域资源提供了新思路龙山县教育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探索符合新课标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根本要求。

数据显示,该校课后服务参与率连续五年超过95%,社团持续满额运行。学生在地理实践与竹雕创作中展现的成果备受好评,文化认同感显著提升。石牌中学的实践,为乡村学校如何深植文化根脉、培育特色办学提供了生动样本田剑 向金凤 周政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