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驻村帮扶绘就怀化乡村振兴新图景@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   2025-09-04 09:15:57

(原载于《湖南日报》9月4日15版)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干。

近年来,怀化市坚持把驻村帮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 “选、训、管、用” 全链条下足 “绣花功”,先后让11000余名驻村干部扎根1200多个行政村,他们以党建为 “魂”、产业为 “基”、治理为 “纲”,在怀化的广袤田野上播撒希望、耕耘未来,绘就出农业提质、农村蝶变、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党建引领,点燃发展“新引擎”

7月14日,怀化市2025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全员培训班在通道转兵红色资源教育中心开班,全市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共计327人参加培训。

“这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这次培训主题紧贴基层的实际需求,我们将把汲取的红色力量,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实干动力。”学员温博扬的心声,道出了全体参训干部的共同信念。

驻村帮扶,队伍是关键,党建是根基。

近年来,怀化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强驻村队伍,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贯穿 “选、训、管、护” 全流程,既严把 “入口关” 选优派强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的干部,又畅通 “成长路” 以红色教育、党建实务培训赋能提效,更筑牢 “保障线” 用组织关怀让干部安心安业,真正让驻村干部成为扎根乡村的 “主心骨”、服务群众的 “贴心人”。

在怀化,驻村干部始终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帮扶 “第一要务”,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让“红色堡垒”成为引领乡村发展的“顶梁柱”。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爱国村里,怀化市人社局驻村工作队与靖州联通公司携手合作,搭建起“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数字平台。通过建立党支部和党员“电子档案”,实现对党员信息的可视化管理与动态更新。

中方县黑禾田村里,怀化市直机关工委、怀化市信访局、雪天盐业公司大湘西分公司驻村工作队把主题党日活动搬到田间地头,带领村“两委”创新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的活动形式,党员们挥汗如雨,清理河道垃圾,疏通水渠,两年间,累计开展义务劳动47次,疏通水渠1500余米,清理河道垃圾9次,整治卫生死角76次,植树造林3次。

从组织建设到党员作用发挥,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行动,党建引领始终贯穿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成为推动怀化乡村发展的强大“红色引擎”。

产业赋能,激活内生“源动力”

“以前运柑橘全靠肩挑背扛,现在产业路直通果园,成本降了、效率高了。”步云坪村村民刘自孟口中的改变,得益于2023年5月怀化市纪委监委工作队入驻后的精准帮扶。

作为“中国冰糖橙之都”的麻阳苗族自治县柑橘主产区之一,隆家堡乡步云坪村有8000余亩柑橘园。工作队锚定这一本土优势,通过硬化产业路、修建产业便道打通了柑橘运输“最后一公里”,同步修建村部柑橘示范园,及对全村8000余亩柑橘园从种植技术到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升级,当年实现村级示范园亩均增收超2000元。

步云坪村拥有“蓝宝石”级天然温泉,堪称大自然馈赠的瑰宝。工作队推动总投资3.5亿元的天沐云端温泉项目落地,采用“村集体+企业”模式,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参与等方式,预计带动周边2000余村民就业,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同时,工作队还积极打造文旅品牌,用市级衔接资金开展农资集采,入股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蛮溪产业园和康胜公司,发展光伏产业。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41.6万元。这座古朴的苗乡村落焕发出全新活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怀化市始终坚持 “一地一策”,紧扣各地资源禀赋与发展实际,精准规划发展蓝图,以特色产业培育为核心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在鹤城区黄金坳镇江垅湾村,怀化市发改委(市国动办)驻村工作队通过“盘活存量、培育增量”,引入湖南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种猴繁育项目,并牵头成立村集体劳务公司,发展光伏、山塘水产产业,2024年,江垅湾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万元,比上年增长70%以上。

在新晃侗族自治县波洲镇长塘坪村,晃源集团驻村工作队建立金果榄种育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模式打造中药材产业链。不仅在村里撂荒田开辟50多亩中药材种植项目,实现亩产量超1000斤,年产值超200万元,帮助15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治理增效,绘就和谐“新画卷”

走进沅陵县二酉苗族乡莲花池村,苗乡风情裹着景致扑面而来:宽路通村,良田铺绿,古村落藏着老故事,错落民居缀着烟火气,古迹嵌在旖旎风光里,一眼就难忘。

为提升村容村貌,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怀化市委办、市委政研室、市委保密办驻村工作队以营造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为抓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梳理群众诉求,充分发挥“片长—组长—邻长”机制,采取“点线面”齐头共进模式,打造亮点(村部广场、上莲花组、六家村组)、勾勒主线(村主干道)、覆盖到面(7个村民小组),以点带线、以线扩面,全村启动美丽村寨建设。

“自从工作队来了,村里是一天一个样,越来越美了。”村民李华满脸幸福。据了解,2024年,该村已纳入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在溆浦县爱家村,怀化日报社、怀化银保监分局、中央储备粮怀化直属库驻村工作队坚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片、组、邻”三长制工作,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引导村干部正确处理“应减之负”和“应尽之责”的关系,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同时,持续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倡导文明新风尚。

乡村全面振兴,治理有效是重要保障。

从环境改善到文明培育,从效能提升到民生保障,近年来,怀化市驻村帮扶工作队以责任担当扎根乡村,主动融入乡村建设与治理全过程,稳步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建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今的怀化乡村,党旗在田野上飘扬,产业在沃土中扎根,民心在治理中凝聚。驻村干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书写担当,正让“希望的田野”结出更多乡村振兴的“幸福果实”,绘就出五溪大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壮美画卷。(周佳 易军 朱跃军)

责编:周紫云

一审:周紫云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