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2 11:59:3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何静凡
夏末秋初,漫步于汨罗市归义街道,曾经堆积建筑废料的闲置空地上,如今清晰地划设出一个个便民停车位;往日杂乱荒芜的街角,也悄然变身集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口袋公园,或是蔬果飘香的共享菜园……
今年以来,汨罗市归义街道坚持 “以人为本”、聚焦绿色生态,以精细化建管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通过盘活边角地、闲置地等“消极空间”,以“微更新、微改造”补齐民生短板,让昔日城市的“边角料”成为便民停车场、口袋公园等新型公共服务空间,既提升了城市品质,也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闲置空地焕新颜 便民停车场破解“停车难”
“以前开货车,想找个合规的停车点很难,随便停在路边既怕违章又担心安全 。 现在有了这个免费停车场,真是解了我们的大问题!” 8月28日上午,在汨罗江大道与山水路交叉口的货车临时停车场内,司机李师傅停稳车辆后,向记者感慨道。
该停车场占地2400余平方米,砖渣铺设的地面平整坚实,40多个货车泊位标线清晰;栏杆旁一片绿意盎然的水塘,更添几分生机。
而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建筑废料堆积、坟冢散布的搁置地块。为推进沿线风光带建设,街道与社区多方协调,将地块内坟墓迁至公共墓园,随后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完成清理、平整与加固工程,彻底将这一“脏乱角落”转变为便民停车区。
类似转变在归义街道不断上演。龙舟社区山塘路北侧,新建停车场与篮球场比邻而居,成为居民停车与休闲的好去处。“现在楼下能停车,孩子也有地方活动,真是太方便了。” 附近安置小区居民周婷欣喜地说。
正则学校对面的大型临时停车场
“停车难是辖区多年来的民生痛点。”归义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们大力推进消极空间整治,仅正则学校附近就新增了多处停车场,提供车位200余个,有效缓解了家长接送学生的停车压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舟竞渡中心对面新建的两个停车场总面积达8800平方米,既成功服务于5月举办的汨罗江国际龙舟赛,日常也免费对周边居民开放,实现了“赛事保障”与“民生服务”的双重效益。
边角地块 “微改造” 口袋公园与共享菜园点亮 “幸福日常”
8月28日下午, 罗城社区檀树屋的小型广场建设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们忙碌地砌砖、平整地面。 附近居民王先生站在一旁,满脸期待地说:“以前带孩子总得往外跑,家门口根本没地方玩。现在下楼就有活动场所,以后带娃省心又踏实!”
罗城社区檀树屋小型广场建设现场
记者看到,这片曾经堆满杂物、凌乱不堪的边角地,现已清理干净,施工人员正按设计图纸铺设步道、种植绿植。“这里将打造为集健身、休闲、绿化于一体的小型广场,预计一周内就能完工。届时居民下楼就能锻炼身体。”罗城社区党总支书记杨莉介绍。
与罗城社区在建小广场的期待氛围不同,位于上马社区大湘农批城对面、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已充满活力。清晨阳光下,整齐摆放的长凳、初成长的格桑花圃,以及步道上悠闲散步、遛狗的居民,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活画面。
上马社区口袋公园
归义街道的“边角地”“闲置地”改造不仅满足休闲需求,更融入生活趣味。罗城社区曾经的荒废地变身“共享菜园”,一块块菜地中青菜、辣椒长势喜人。“每周来这种菜,既能体验农耕乐趣,又能吃到新鲜蔬菜,”社区居民刘阿姨笑着说。
与此同时,街道一系列微更新工程同步推进:破损路面得到修复,出行更加顺畅;零星空地、墙角缝隙通过绿化美化焕发新生。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变,正悄然提升居民日常生活体验,让城市面貌更加整洁靓丽。

据了解,今年以来,归义街道已梳理出 61处可利用闲置空间并全部整改到位。其中 28 处已完成大中小型停车场的建设与改造,15处已建成口袋公园、小型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另有12处完成小微绿地改造,6处路面拓宽硬化等。
“我们始终坚持从‘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从居民最关心的小事入手,将城市‘边角料’打造成民生‘幸福地’。”归义街道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深入挖掘辖区闲置资源,结合居民实际需求推进更多微改造项目,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改造后的空间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让城市宜居魅力更加彰显。
责编:王相辉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