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历史回响 捍卫和平荣光 芷江县检察院多举措保护抗战历史文物

    2025-09-02 11:03:25

湖南法治报通讯员 李旭瑞 杨艺群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这句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诗句,让芷江始终涌动着不息的回响。芷江素有“和平之城”的美名。在这里,检察官不只是历史的读者,更是它的守护者。他们的工作,是和许多记忆打交道——有些承载在物体上,有些流淌在人们的血脉里。

去年初夏,芷江侗族自治县检察院检察官走进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深处的一间旧库房。门轴发出艰涩的呻吟,陈年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在这黯淡的角落,那些曾亲历烽烟、浸染过热血与硝烟的文物——一张字迹模糊的布告、一枚锈蚀的勋章、几页微微卷曲的士兵家书,沉默地躺在简陋的木架上。蜷缩在简陋的角落,如同被遗忘在时光裂隙里的证人。防潮防虫防氧化的设施简陋,文物保护环境堪忧。工作人员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每一件,都沾着血,都是那场胜利的铁证,都在这里慢慢朽坏着。”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上坪烈士陵园举行烈士迁葬仪式。

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民族血脉的源头。那一刻,历史的呼吸似乎格外沉重,带着令人窒息的腐朽气息。那是历史在无声哭泣,是和平的基石在悄然风化。检察官心头猛地一沉,仿佛听见了无声的呼救:这些从战火中幸存下来的证物,难道要消逝于和平年代的疏忽?它们不该如此沉默地凋零。

沉甸甸的焦虑与责任,最终凝结成了数百页检察建议书。检察官与时间赛跑,白天实地勘察,丈量每一寸可能受威胁的遗址;夜晚埋首案头,灯光映照着他们疲惫却执着的脸庞,逐字逐句推敲论证。他们聘请的5位文保专家,成了最坚实的后盾。当手指颤巍巍地抚摸着一面被潮气浸得字迹模糊的旗帜,他们声音哽咽:“这上面每一个名字,都是活生生的人啊。他们不该被这样遗忘在仓库里。”眼角渐渐湿润,“再不干预,风吹雨打,这些承载着历史的石头也会开口‘控诉’了。”

无数次踏勘、磋商与协调中,检察官仿佛是在时光的泥泞中跋涉的纤夫,奋力拖拽着历史的航船。3个月后,检察建议书终于化作了坚实的行动:一座恒温恒湿的专业文物仓库在旧址旁拔地而起,智慧库房一体化项目也顺利落地。那些珍贵的文物被转移至安全之所,那一刻,检察官仿佛听到了历史在玻璃罩后一声悠长的叹息——历史血脉的搏动,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恒久的节奏。

检察官在调查碉堡和石碾子保护情况。

然而,历史遗存的困窘远不止于此。当人大代表关于抗战遗址保护的建议摆上案头,特别是看到“石碾子露天存放”“碉堡群损坏”等字眼,检察官再次感到了肩头沉甸甸的分量。那些石碾子,曾是当年芷江军民在敌机轰炸间隙抢修机场跑道的重要工具,如今却在风雨中剥蚀。碉堡群,曾以沉默的枪口守卫过芷江的天空,如今墙体斑驳,字迹模糊。

对此,“人大+检察”双向衔接转化机制立即启动。顶着盛夏的骄阳,检察官跋涉在芷江山野间,实地核查抗战遗址现状。在一处荒草掩映的碉堡旁,当指尖触摸着那些被风雨剥蚀得坑洼不平的厚重墙体,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枪炮留下的震颤余温;而散落在周边的石碾子,边缘已被磨得圆钝,石缝里顽强地钻出几茎青草,风雨正在无声地抹去它们身上承载的集体记忆。

检察机关马上部署专项整治,推进碉堡群设立统一标识,完成建档立册。更艰难的是芷江军民合用机场的净空安全隐患问题。检察机关运用“行政+民事”公益诉讼组合拳,组织应急、军保部门现场磋商。协调会上,各方观点激烈交锋,空气凝重如铁。最终,在人大代表和专家的共同见证下,整改方案达成共识。“回头看”时,眼见机场周边3处超高建筑被顺利拆除,145处障碍物标志清晰醒目,一套军地协作的净空保护机制得以确立,凝望着重新变得澄澈开阔的天空,如同拭去了蒙尘的镜子。

检察官在查看仓库中保存的文物。

县检察院还联合县委政法委、文旅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站。当发现冷水铺政治干部会议旧址在风雨飘摇中岌岌可危,通过诉前磋商,推动县委专题批示落实了修缮资金。修复现场,目睹老工匠小心翼翼剔除腐朽的木梁,犹如医生为历史缝合伤口;当古老的文庙在违规开发的阴影下重焕生机,重新响起的“释奠礼”钟磬之音,仿佛时空隧道里传来文化脉动——历史庄严的回响,是此刻最生动的呼吸。

令人心魄激荡的,是“英烈保护专项行动”。当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在地图上艰难标注出散落各处的22处散葬烈士墓时,检察官的脚步便追随着这些被遗忘的坐标,最终在便水战役旧址附近的山坳里找到了3位小红军的安息地。迁葬那天,一位年过九旬的老战士被搀扶着肃立一旁,颤抖的手缓缓举至斑驳的鬓边,行了一个迟到了88年的军礼。

回望走过的足迹,守护从未停歇。如今,芷江侗族自治县检察院“芷小检”的形象带着法治温度,活跃在社区的展板、校园的课堂,受降坊、龙津桥的红色文创承载着历史走入寻常百姓家——守护的不仅是石碾、碉堡与泛黄的家书,更是用生命书写的和平真谛。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齐果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