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 田秋霞 2025-09-01 13:47:50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杨青 田秋霞)“小溪村自然保护区里,村民违规放牧现象频发,牛羊啃食植被、粪便随意排放;饮用水源地缺乏明确保护公约……”今年年初,永顺县政协委员将调研发现的问题反馈后,一场由检察机关牵头的生态守护行动迅速启动。
随后,永顺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于永亮立即启动政协委员与公益诉讼检察双向衔接机制,当即联合湘西州生态环境局永顺分局、小溪镇政府等部门,直奔小溪村开展实地调查取证。
为何小溪村生态问题难以根治?带着这一疑问,永顺县检察院深入村落走访排查,最终核实关键症结:饮用水源地保护机制缺失,既无明确公约约束村民行为,也缺乏常态化监测与警示标识;部分村民环保意识薄弱,违规放牧直接破坏水源周边生态。
针对这些问题,永顺县检察院依法向小溪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不仅明确完善水源保护制度、禁止保护区内放牧、加强水质监测等要求,更细化设立地理界标与警示标志的具体标准,为整改工作划定清晰“路线图”。
“检察建议不是‘一纸文书’,而是推动问题解决的‘指挥棒’。”接到检察建议后,小溪镇政府迅速响应,将整改责任落实到人。工作人员一方面组织制定《小溪村自来水水源地保护公约》,明确日常巡查职责,让水源保护有规可依;另一方面对违规放牧的村民们开展环保执法,耐心释法说理,告知其行为对水源安全的危害。同时,镇政府在取水口加急设立地理界标与警示标志,并与保护区管理机构建立长效协作机制,从“短期整改”转向“长效守护”。
如今,小溪村违规放牧现象已得到有效整治,水源地保护制度全面完善,村民环保意识显著提升。
“检察机关就是要以司法担当回应民生关切,把政协委员反映的问题,转化为守护群众利益的实际成效。”于永亮表示,永顺县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政协委员与公益诉讼检察双向衔接机制,对政协委员提出的民生难题第一时间跟进监督,以检察公益诉讼为抓手,让“检察蓝”始终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实屏障,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组稿:李翔 艾京昆
责编:李翔
一审:王薇
二审:刘欢乐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