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31 10:32:31
文丨刘逸凡
“同志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冲啊!……”八十多年前的今天,先烈们在枪林弹雨中用生命呼喊;八十年后的我们,在回望中肃立静听,那声音仍如惊雷贯耳。
1943年,河北一个小村庄。十七岁的小战士李向阳为引开日军,独自向反方向奔跑,一路开枪、呼喊,最后牺牲在山隘口。乡亲们平安躲过扫荡,他却被刺刀挑穿了胸膛。我在书本中读到他的名字时,窗外蝉鸣正响,暑气蒸腾。忽然想到,他奔跑时是否也是这样一个酷热的夏天?汗水是否也曾模糊过他的视线?年轻的鲜血是否浸润了家乡的土地?然而,这一切都永不能知了……他的夏天,结束在82年前;他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的夏天。
更多年轻的面孔浮现于岁月之中:那个把最后一口炒面递给老乡的小班长;那个在战壕里用缴获的钢笔歪歪扭扭写家书的通讯员;那个将受伤孩童紧紧搂在怀里、自己却中弹身亡的女卫生员……他们很多人才十五六岁,正是和我们一样上中学的年纪,却以单薄的肩膀扛起了破碎的山河。他们的夏天永远不会再来,我们的夏天却平安祥和,有家人、有空调、有瓜果,还有甜甜的冰激凌。
站军姿时,额角的汗沿着脸颊滑落。我忽然想,若把此刻曝晒的每一滴汗,都幻作当年战士身上的一滴血,那么不过片刻,我们脚下的土地就该被染红。他们流的何止是汗,是血与命;我们站的何止是军姿,是他们用骨肉撑起的山河。无需口号,这一刻的灼热,已让我们触摸到历史的体温。
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头版用最大字号写道:“日本投降矣!” 短短五字,宣告了一个民族的涅槃。战士们,安息吧。这盛世已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而我们,正带着你们当年的勇气,走向下一个黎明。
八十载岁月奔涌,山河已无恙,硝烟散尽是曙光。14年浴血抗战终迎正义的胜利,3500万同胞以生命浇铸民族脊梁,那些在战火中呐喊的身影,是我们仰望的星辰。
我们会代替他们,过好每一个夏天,续写好每一段中国青年的青春故事。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