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推进综治中心服务群众提质扩面,让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黄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30 20:00:1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通讯员 金红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运转”再到“有所作为”……今年以来,张家界市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推动综治中心服务群众提质扩面。今年1-6月,全市通过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1625件,化解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5.4%,“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让群众解纷“只进一扇门”

“我现在光棍一条,你们不给个满意的交代,你们也别想安生……”

七月盛夏,干净敞亮的武陵源索溪峪街道综治中心却阴气沉沉,充满了“火药味”。这天是河南籍刑满释放人员李某返回武陵源区探视子女的日子,因认定前岳父杨某是导致其离婚及被收监的“元凶”,对前妻杨某某及杨某积怨深重。探视过程中李某情绪激动,公开扬言要报复杨某。

面对潜在风险,索溪峪街道综治中心立即启动“1+N”多元解纷机制,搭建专业调解平台,整合法院、派出所、社区、人大代表、心理专家、法律顾问及金牌调解员等力量,努力让李某“进一扇大门,消所有怨气”。

“您被收监不是‘被人陷害’,而是因为您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之规定。”法院工作人员钟小庆耐心解释。

“虽然离婚了,但是您仍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不打扰孩子正常学习、生活的时间段内均享有探视权。”法律顾问姚锐围绕理性维权对李某说。

心理专家易春兰则针对性地干预李某的偏执认知,引导双方正视自身过错对家庭造成的伤害……

几经疏导,李某的激动的情绪渐渐平复。综治中心负责人还安排双方一起吃“和事饭”。在温情氛围中,双方紧张关系进一步缓解。

索溪峪街道综治中心的建设,是张家界市79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张家界市委政法委指导县、乡综治中心严格遵循规范化要求,制定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科学设置群众接待、矛盾调处、指挥调度三大功能区(室),明确19家相关单位入驻职责。截至目前,全市4个区县和79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基本实现机构、场地、人员等“6个到位”。各乡镇综治中心与矛盾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融合运行,形成“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实战化阵地,让群众解纷“只进一扇门”。

巧解用水纠纷里的“橙色”风险

“他还搞破坏,把取水的管子搞坏了耽误我们几天用水……”

“我们莫家湾组也有几十户人家,旱期缺水比朱某严重得多,政府要来评评理!”

7月25日,慈利县洞溪乡莫家湾组几位村民来到洞溪乡人民政府,对工作人员大倒苦水,情绪激动。

“好的,我带你们到综治中心登记受理一下去。”乡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朱思腾回答道。

“不是听说要找司法所处理吗?”村民问。

“不是的,我们现在成立了综治中心,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综治中心坐班领导刘金林耐心解释。

收到矛盾纠纷调解申请后,洞溪乡综治中心依据争议发生时间、急难程度划分“红橙黄”三级风险管控机制,综合研判认为此纠纷涉及人数较多,存在矛盾纠纷激化风险、关系生产生活,初步评估为“橙色”。

随后,由洞溪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主持调度,先是走访调查基本事实,平安法治办、国土所、农综中心的工作人员下去了。同时要安抚群众情绪,联村干部、司法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立了调解小组,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一番努力下来,7月28日,莫家湾全组村民和当事人朱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达成和解。同时,乡党委政府也积极争取到30多万的项目资金,计划在莫家湾组修建集中供水池,消除群众旱期“用水难”问题。

在综治中心制度建设上,张家界市明确“市级统筹指导、区县主责落实、乡镇精准发力”三级责任分工,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一月一研判”工作机制,分咨询服务、登记受理、多元解纷、诉讼服务等版块制定解纷流程图和首问负责、会商研判、限时办结等10多项管理制度,有效督促部分工作人员转变“来纠纷即转司法所”的陈旧观念。

在信息化建设上,大力推进综治中心信息化升级改造与视频会商系统建设,高效运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系统”,并结合全市实际,加大投入,开展本地化部署,自主编制“湘矛调”小程序应用学习手册,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宣传活动,推动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