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突然 “抖一下”?很多人都经历过!频繁发生可能是身体在报警

  大众卫生报·公众号   2025-08-30 08:38:02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迷迷糊糊快睡着时,身体突然 “抖一下”,有时还会感觉像踩空、跌落,一下子就清醒了?别以为这只是小事,偶尔发生不用慌,但频繁出现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

为什么睡觉时

身体会突然“抖一下”?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医学上称为“临睡肌抽跃症”,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搐,表现为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通常会伴随跌落、踏空或触电的感受。这种偶尔的抖动发生在睡眠周期中的快速眼动期,也是通常咱们所说的“做梦时间段”(快速眼动期)。

为啥会出现这种抽动?主要有两个原因:

●深度睡眠时,大脑会放松对四肢的控制,这时候如果外部有刺激(比如突然的说话声、汽车喇叭声),就可能触发局部肌肉的突然抽动;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而言,这种现象通常无需过分担忧。然而,如果频繁、长期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引起关注了。

睡觉时“抖”得频繁?

警惕这3种情况!

如果只是偶尔“抖一下”,完全不用慌;但要是频繁发作,甚至影响睡眠,可能是身体在“报警”,要警惕这3种问题:

焦虑、紧张

长期压力大、容易焦虑,或者本身患有焦虑症,大脑里“管清醒”和“管睡眠”的两套系统容易失衡,很容易引发频繁的睡眠抽动。另外,少数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入睡抽动,这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有关。

缺钙

钙是肌肉和神经细胞的“必需营养”。一旦缺钙,肌肉和神经容易痉挛或抽搐,出现猛抖一下或抽筋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发育期的孩子身上,家长可以让孩子多摄入高钙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再增加点户外活动。

大脑问题

如果入睡抽动发生的频率太高,还伴随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千万别拖延!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做个脑部CT或MRI检查,排除大脑相关的健康问题。

不想被“抖醒”

4个实用方法,帮你睡更好

睡觉时抽动容易突然惊醒,有时还会难以再次入睡。如果你对偶尔发生的抽搐非常反感,不妨试试这4个简单方法:

规律作息别熬夜

工作再忙再累,生活作息也要规律,避免熬夜、晚睡,成年人最好保证7~8小时睡眠。

控制咖啡因摄入

咖啡、浓茶、部分功能性饮料里的咖啡因会刺激神经,容易加重睡眠抽动。尽量少喝,尤其是下午和晚上。

睡前拉伸

睡前可以适度拉伸,释放疲惫,做一些轻柔舒展或者舒缓拉伸的动作,缓解肌肉紧张。

正确睡姿

尽量避免趴着睡、蜷着睡,以免胸腔被压迫,导致胸闷、呼吸不顺畅,进而引发临睡肌抽跃症。

🔔提醒🔔

睡觉时“抖一下”

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偶尔“抖一下”没必要太担心

如果频繁抖动并伴有头痛头晕

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CCTV《生活圈》、生命时报等

责编:王思贤

一审:王思贤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