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换个“时间法”,4个月肝脂肪减近24%!谁能试?怎么吃?一文说清→

  大众卫生报·公众号   2025-08-30 08:33:24

近期有研究显示:不用刻意节食、吃药,只要调整吃饭时间,用“16+8”饮食法,4个月就能让肝脏脂肪减少近24%!这个方法到底怎么操作?哪些人能试、哪些人千万别碰?今天一文把脂肪肝调理的关键讲透,看完记得转给家人!

什么是“16+8”饮食法?

这5类人不适合

“16+8”饮食法不是让你少吃某类食物,而是“给吃饭定时间”:一天24小时里,16小时只喝无热量饮品(比如温水、黑咖啡、无糖茶,别加奶和糖),剩下8小时集中吃正餐(比如从中午12点吃到晚上8点,或下午1点到晚上9点,根据自己作息选)

它能帮脂肪肝好转的原理很简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赵红解释,长时间空腹会让身体代谢“换模式”——胰岛素水平下降、胰高血糖素升高,身体从 “储存脂肪”变成“分解脂肪”,肝脏里的脂肪堆积自然会减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也提到,这种方法适合两类人:一是单纯肥胖的成年人,二是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的人,能帮他们优化代谢、控制体重。

但以下人群绝对不能试,可能加重健康问题:

●孕妇、哺乳期女性:需要充足营养供胎儿 / 宝宝,空腹会影响发育;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长时间不进食会缺营养;

●有进食障碍的人:比如厌食症、暴食症患者,可能诱发病情反复;

●低血压、低血糖患者:空腹容易头晕、心慌,甚至休克;

●有慢性病的人:比如肝肾功能异常、胃溃疡患者,空腹会加重器官负担或胃黏膜损伤。

从无症状到肝硬化

3个阶段要警惕

目前,脂肪肝不再是“中年发福”的附属品,很多年轻人甚至儿童也因不良生活习惯而患病。专家表示,脂肪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危害巨大。脂肪肝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其极强的隐匿性。

●早期(单纯性脂肪肝):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或仅感到轻微疲劳、右上腹隐痛,极易被忽略。

●中期(脂肪性肝炎):肝脏出现炎症、坏死,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可能升高,但很多人仍无明显感觉。

●晚期(肝纤维化、肝硬化):当出现乏力、黄疸、腹水、腹胀等明显症状时,肝脏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损伤。

脂肪肝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专家表示,脂肪肝患者会明显增加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概率。一旦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要积极进行降脂、降糖、降压治疗。

2个常见误区别踩!

很多人调理脂肪肝都错了

误区1:“16+8”饮食法的8小时里,能随便吃?

我们在进行“16+8”饮食法的时候,一个前提是要做好总量控制,而不是说在8个小时之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种集中在8小时内的过量饮食,是对健康不利的,同时也达不到改善代谢和减重的效果。

正确做法是:8小时里吃正常三餐,多吃蔬菜、优质蛋白(比如鸡蛋、瘦肉、豆制品)、全谷物,少吃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

误区2:脂肪肝没症状,就不用管?

是否要干预,得看2个关键:一是脂肪肝的原因(比如是吃出来的、喝酒导致的,还是药物引起的);二是脂肪肝的持续时间、已经进展到哪个阶段(比如是单纯性还是已经发炎)。这些都需要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比如肝功能、肝脏 B 超),让医生评估,千万别自己判断 “没事”,耽误治疗时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朝闻天下》

责编:王思贤

一审:王思贤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