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下好“三手棋”,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9 15:41:14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于明 陈双飞 许军民

今年以来,祁阳市通过下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分散供水标准化整改、水源互补效益化提升“三手棋”,有效破解农村饮水保障难题,全市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供水“两率”

祁阳市整合国债、专债及社会资本近10亿元,加快推进北部、中东部、中西部三大片区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大幅提升。

祁阳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大村甸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达6.1万立方米,于2019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北部片区近34万居民的饮水问题,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目标。针对部分区域供水不稳定的情况,今年对大村甸水厂管网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同步开展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工作。

“管网改造后,供水压力稳定了,水质也明显改善,村民满意度大幅提升。”大村甸镇吉安村蒋支书表示,“这不仅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更为村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潘市水厂。

正在建设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潘市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于2023年开工,建成后将惠及中东部片区14万居民。目前已完成厂房基建及供水主管道5000米、支线管道42000米的铺设工作,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投用。

此外,城区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自2023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将有效解决中西部片区15万人的用水需求。其中一期工程已于今年7月完工,解决了城区周边35个村(社区)6.5万居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水源互补效益化提升供水能力

近日,黎家坪水厂补充水源——老屋冲河坝水源修复工程顺利竣工,为黎家坪镇4万余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黎家坪水厂作为大村甸水厂的二级供水工程,因供水管网距离长、运行成本高等问题,过去存在较大停水风险。为此,祁阳市水利局今年8月投入专项资金20余万元,实施老屋冲河坝水源修复工程。通过开闸冲刷、淤泥转运等措施,共清理坝前淤泥6万余立方米,不仅增加了补充水源储量,还显著改善了水质。

“开学在即,我最担心的就是停水问题。现在有了湘江和老屋冲河坝双水源保障,终于可以放心了。”位于祁阳市第四中学旁的清北公寓负责人说道。

改造后的老屋冲河坝。

据黎家坪水厂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的老屋冲河坝不仅确保了4万余人的供水安全,每年还可节约水厂运行成本约80万元。为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祁阳市还计划在大村甸水厂覆盖区域建设文明铺补充水源工程(在建),在潘市水厂覆盖区域建设石洞源补充水源工程。

台账化管理解决供水突出问题

祁阳市创新“政府主导+财政奖补+部门督导+镇村实施”工作机制,对农村供水工程突出问题实行台账化管理。通过分类施策、有序推进、逐一销号的方式,目前已高质量完成28处供水工程的维修改造,有效保障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白水镇东川村地下水源供水系统已持续运行十余年,服务人口1200余人今年春节后,村民反映自来水出现黑色杂质问题。祁阳市水利局饮水事务中心迅速响应,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实地勘察,精准锁定问题症结并高效完成整改。

下马渡镇元家庙村鸟啼冲片区长期面临水源不足、管网老化等用水难题。今年,该村抓住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契机,在祁阳市水利局支持下,历时两个月完成6950米管网改造,成功将元家庙片区的优质水源引至鸟啼冲片区,彻底解决了6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祁阳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金权表示:“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我们将全力以赴打好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攻坚战’,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实习编辑 曹盈盈 彭媛)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陈大勇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