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9 11:16:2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郭利
七夕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极具浪漫意蕴的传统节日。而在永州的土地上,这份浪漫被赋予了独特的故事底色,从九嶷山的斑竹泪痕,到江华瑶寨的红豆相思,再到双牌桐子坳的银杏相守,三则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代代传颂,始终历久弥新。
在九嶷山的云雾里,藏着舜帝与二妃最深情的牵挂。位于永州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的舜帝陵,不仅是祭祀先祖的圣地,更是坚贞爱情的见证。
传说舜帝南巡时,与娥皇、女英二妃情深意笃,却不幸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千里寻夫,在九嶷山遍寻不见舜帝踪迹,悲痛的泪水洒落在山间翠竹上,竟化作点点斑痕,成了后世闻名的“斑竹”。
最终,二妃投湘水追随舜帝而去,这份“生死不离”的深情,虽非专为七夕而生,却因极致的忠贞,成了永州人心中爱情的标杆。
江华瑶寨的红豆树下,流传着“瑶寨版牛郎织女”的动人篇章。1478年,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桐冲口瑶寨,瑶族少女三妹在河边红豆树下送别出征的丈夫勉哥。两人执手相望,互赠红豆作为信物,约定“归来仍在此树下相见”。送别后,三妹将勉哥留下的红豆种在河边,奇妙的是,河对岸勉哥曾停留的地方,竟也长出一棵红豆苗。
此后三年,每逢三妹到树下等候,对岸的红豆树便会无风自动,红豆顺着水流漂到她脚边,仿佛勉哥在传递思念。终于,勉哥凯旋归来,两人在双红豆树下重逢。这段故事也被瑶寨人代代相传,如今更被改编成大型实景歌舞剧《千年瑶寨・万年爱恋》,2023年七夕节在桐冲口上演,红豆相思的浪漫,在歌舞与欢呼声中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双牌桐子坳的银杏树下,记录着探花郎与贤妻的烟火深情。1711年,出身双牌靛口(今茶林镇探花村)的龚登科家境贫寒,20岁时携妻子蒋氏在桐子坳寻龙谷搭建茅屋定居。每日清晨,龚登科在屋前银杏树下推敲诗文,蒋氏则操持家务、纺纱织布。
寒来暑往,蒋氏始终相伴左右,从未抱怨。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1742年龚登科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一朝成名后,他却始终铭记妻子的患难之情,终生未纳妾,与蒋氏恩爱相守一生。后人为纪念这段佳话,将那棵生就连理枝的银杏树称为“夫妻树”。
如今每逢七夕,“古树下的告白” 活动都会如期举行,情侣们在银杏树下牵手告白,夫妻们诉说相守故事,金黄的银杏叶成为真挚爱情的象征。
从神话传说到人间烟火,永州的七夕故事跨越千年,却始终围绕着 “忠贞”“相守”“思念”的内核。无论是九嶷山的斑竹、江华的红豆,还是桐子坳的银杏,都成了爱情的信物,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感受到爱情最本真的美好。
责编:郭利
一审:郭利
二审:刘跃兵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