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2025-08-29 08:04:42
展卷青绿,舞绘山河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
三度展卷,再度回归
9月1日11:00全网开票
SVIP10:15/芙蓉会员10:30享优先购
只此青绿,不止青绿
11月14日-16日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

演出信息

|演出名称|
雅韵三湘·舞台经典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
(合作项目)
|演出单位|
中国东方歌舞团
|演出地点|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演出时间|
2025年11月14日-16日19:30
|演出时长|
120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演出票价|
880(VIP)/680/480/380/180/*80元
|双人套票|
680×2=1200元
截止时间公众号另行通知
|早鸟优惠|
880元价位享早鸟9折
早鸟时间:9月1日10:15-9月4日11:00
|温馨提示|
本场演出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米以上儿童皆凭票入场。
会员无折扣,每个ID限购6张
演出阵容以实际为准
迟到观众入场要求
第一次入场时间:音乐起9分36秒“问篆”章节处的快节奏音乐可入场;
第二次入场时间:音乐起15分33秒“唱丝”章节起光后可入场,之后三两结伴放行;
下半场开场后三分钟“女官”群舞处入场。
01.
「青绿」从何而来?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取材自北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全卷设色精妙、构图悠远、底蕴深厚,以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叠嶂的群山构成一幅清丽秀润、气势恢弘的江南山水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元代书法家溥光在《千里江山图》的题跋中写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

《只此青绿》以舞作画,将绘画的空间造型艺术转化为以身体为媒介的时空表演艺术,突破了常规舞台艺术的线性叙事窠臼,是立足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活性转化。

舞蹈诗剧的体裁设置,“诗”为主,而“剧”辅之。意在从诗出发,循着记忆的脉络,呈现意念和情感的流动。淡化情节和戏剧冲突,才有了丰富的诗化意象,传达出宋代静谧雅致的美学意味。

剧情以来自故宫的文博工作者“展卷人”、希孟、青绿为主轴构成时空交错的非线性叙事。在拉动民间技艺体系五大版块依次出场的节奏中,形成复调式立体结构为叙事发展的主要人物。

展卷人通过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钻研后“走”入了画家希孟的内心世界,时空交错让展卷人目睹了希孟绘制画作的宝贵时光,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观众跟随展卷人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02.
何以「青绿」?



“青绿”是中国绘画的主体性色调。清朝画师张庚有言:“画,绘事也,古来无不着色,且多青绿金粉。”到了北宋,画师们为了让山水画保存得悠远绵长,以传世万代,便在矿物质中提炼出青绿两色用于山水画,使绘画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山水更显气势磅礴,庄重宏伟。无色胜有色,青绿之色是谓大色。


而《只此青绿》的编导对其进行了脱意识形态化的处理,使之从冗赘繁颐的世俗意义中解放出来,最终将其纯化为中国山水精神的标志性色彩。扫除俗欲的“青绿”,雅澄莹澈,略无纤尘浸染,由“青”至“绿”的渐变,犹如深邃的苍穹蔓衍至春之大地,舒卷雍容中时见流光徘徊,如遥岑叠翠,如清风朗月,玲珑剔透,不可凑泊。(张晓凌)


“青绿”中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等莘莘匠人及当代文物修复者,在时空并置中彼此抚慰,在远隔时空中惺惺相惜,在跨越古今的对话中,生出无限的情谊。这层峦叠嶂、意味深厚的“青绿江山”,是“大匠造物”的智慧传承,是隽永的文脉传承。


“青绿”中的服装提取了画作中的色彩,舞者的“青绿腰”是画中山峦拱起的弧度,在“天地凝心、万物聚毫”的艺术灵境中,青绿是人、是天、是山水、是一个整体。舞台是圆形的天圆地方,也暗合着“我就是山,我就是水,舞者与山水融二为一",达到了“物我两忘之境”。这是一种不用语言所呈现的美,是符合自然本身的大美。


“青绿”也是北宋美学的诗化象征。宋人崇尚超然、旷达的人生境界,在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江山入画意趣中升腾起超逸、隽永的“透彻之悟”。加之宋人崇“道”,道禅哲学与意象性宇宙观,因心造境,将山水画控驭在形而上的虚灵层面,以聊写胸中逸气,自释人生情怀与人格理想。

因此,“青绿”虽无生命,却充满温度。青绿,是东方拟人化的自然美的样态特征提炼,也代表着我们希望赋予全剧的一种更加苍茫、宏远的时空维度的哲思”,“青绿”总编导韩真如是说。青绿至绝而微茫,生命归真而精澄。

*以上图片为往期剧照
演出阵容以实际为准
11月14日-16日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突破时空壁垒共赴青绿震撼
责编:周秋红
一审:谭思敏
二审:朱晓华
三审:赵雨杉
来源: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