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新征程,奋进向未来——渌口区选调生赴渌口区第三中学开展“开学第一课”宣讲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7 18:04: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7日讯(通讯员 刘浩岚)8月24日和8月25晚,6名在渌口区工作的选调生组成励志宣讲团,在渌口区第三中学开展了主题为“逐梦新征程,奋进向未来”的励志宣讲,渌口区第三中学高一和高三500余名学生参与。选调生们娓娓道来,见事见人、情深意切、激情澎湃,学生们在强烈的共鸣中收获了目标、收获了方向、收获了方法。现场掌声轰鸣、欢呼阵阵,十分热烈。

刘子凡以“小镇青年”的成长历程开场,抛出了“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这一问题。她提出幸福是“快乐”与“意义”交织的旅程,并通过四象限模型解析二者的关系。“幸福不等于持续快乐,要允许自己有情绪;不是只有达成的目标才有意义,日常努力同样珍贵;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健康成长的基础。”刘子凡从心理学角度破除三大误区,引导同学们培养积极情绪,寻找心流体验,立足自身热爱。

“大学和大专有什么区别?”刘浩岚以互动提问开启第二环节。通过分析2025年湖南高考本专科录取分数线,他从公办民办办学费、学历学制、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区分高等教育路径。刘浩岚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大学有“大家”——名师引领启迪思维;“大学”在“大城”——城市资源拓展视野;“北漂”联合培养——跨校交流开阔格局,他通过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秦沛从袁隆平院士的故事讲起,引导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但通往理想的道路需要一步步踏实走下去。”同时,他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要善于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总结问题;辨别并改正不良学习习惯;把握今天,向目标稳步迈进。“用灵活、专注和坚持化解焦虑,让每一天都成为成长的阶梯。高一要筑牢基础、高二要突出优势,高三要补齐短板。”

刘如昕以“从心态到方法:打造持续进步的学习系统”为题,结合自身从初中成绩起伏到高考稳步逆袭的经历,强调“学习是长跑,心态决定续航能力”。她提出“全局时间观”“理想大学目标”“积极心理暗示”“专注力守护”“四个一”心态支柱,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制定科学作息表、科学防止疲劳、穿插学习与保证睡眠等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李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为主题,结合自己从陕西汉中考入南京读大学、参军入伍、考研深造再到基层工作的丰富经历,鼓励学生“多看世界、多悟人生”。他坦言自己高中成绩并不突出,但通过军旅生涯的锤炼和不断自我反思,实现了人生的转变。他强调,“人生是一条很长的路,有的人跑得早,有的人跑得快”,鼓励学生保持耐心与信心,在未来的机遇中“拼命抓住选择的权利”。让学生真正独立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他人期望,真正做到“忠于自己、热爱生活”。

唐玉姣以“你未来的样子,藏在此刻的坚持里”为题,通过亲身经历真诚地反思了“逃避”带来的深刻遗憾。她借助“木桶理论”强调补短板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直面薄弱科目、坚持良好习惯、拒绝推迟计划。她引用“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的哲理,鼓励学生从当下做起,“多记一个单词、多解一道题”,用实际行动避免未来的“如果当初”。

宣讲结束后,主持人组织同学们在纸片上郑重写下自己的理想院校和理想高考分数,许下三年后兑现的承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文云强同学从理想与现实的角度提问:“我们该如何选科?”几位主讲人结合自身经历,给予了全面而深入的解答,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参考。“学霸哥哥姐姐们分享了他们的成长经历,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渌口三中学生纷纷激动地说。

据了解,此次宣讲活动是株洲市选调生“七个一”锻炼模式中,定期组织一次教育帮扶活动的序幕活动,旨在进一步提振渌口区高中学生的奋斗精神,激励学子们在求学道路上不断奋进、勇攀高峰。同时,通过开展相应的教育帮扶活动来促使选调生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奋发作为。在后续宣讲活动中,渌口区选调生将分片区进入更多区内中学开展励志宣讲,实现与学生携手成长、奔跑追梦。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