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报》 2025-08-27 10:23:44
为了解除来自芷江、老河口的空中打击,1945年初,日本集结兵力,决定发动老河口和芷江作战。日军芷江作战的目的是“摧毁芷江机场,打击中国军队,保持湘桂、粤汉铁路及长江航运畅通,以利华南日军转进到沿海地区对付美军登陆”。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中国军队实施了以雪峰山为天然屏障,阻敌于雪峰山东麓聚歼的战略部署。整个雪峰山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历时近2个月,大小战斗上百次,著名的有梅口阻击战、茶山歼灭战、武阳克复战、武冈守城战、土(岭界)青(山界)追歼战、龙潭战役、江口阻击战、山门收复战、马颈骨歼灭战、芙蓉山战斗等10次。
当时美国《纽约时报》称雪峰山会战是“1937年亚洲战争以来,华军首次以其与敌同等武器在国内与日军作战。在空军密切配合掩护下,具有优良装备之华军粉碎日军进犯芷江基地之企图,可视为中国战争的转折点”。
“武阳之捷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
1945年4月26日,日军第34师团3000余人由武冈经黄茅岭侵犯绥宁武阳。驻守武阳的中国军队第4方面军第74军第58师主动后撤,只留下174团第9连牵制日军,该连经4昼夜苦战后,于29日全部殉国。日军占领武阳后,立即向唐家坊进犯。进攻梅口遭到失败的日军68师团58旅团由珠玉窜至武阳接防。担任机动作战任务的中国军队第3方面军第94军4月26日起从贵州省黄平、镇远紧急向武阳推进,29日晚到达长铺子。30日晚先头部队13团推进到武阳侧翼,5月1日拂晓向敌人发起猛攻,克复武阳老街。日军退踞马鞍山、六王庙、大禾冲一线高地。我26军44师130团结束梅口战斗后,亦向武阳攻击前进。2日,我94军第5师在傅家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采纳副师长邱行湘提出的“正面牵制,迂回包抄”方案:以13团向万福桥、马鞍山正面进攻,保持接触不让敌人逃跑;邱行湘亲率15团组成挺进支队,趁夜绕行珠玉、白玉、李熙桥达90里,迂回攻击敌人侧背;第14团自欧溪桥由西向东攻击六王庙。
4日拂晓,围歼战打响,13团首先攻克马鞍山、大禾冲高地。这时,日军117大队千余人由武冈县山口桥紧急增援,猛扑我军右翼,抵达神仙堂附近,被我14团2营阻击于茅柴岭以北的谷地里。另一股敌军六七百人对我军在鲤鱼山中的5团3营阵地反复猛扑,我军虽然伤亡百余人,阵地仍然屹立不动。5日,我军各部继续攻击,相继攻占神仙堂、龙烟山、六王庙东北高地和万福桥东南高地,摧毁了位于六王庙的日军炮兵阵地。6日拂晓,敌军向东逃窜,被我军追击和拦截。此战共6天6夜,取得辉煌战果,全歼日军58旅团115大队,其大队长小笠原率残部逃至泡洞被我军击毙;敌117大队亦被歼三分之二。共毙敌1500余名,伤无数。我军390多名将士壮烈殉国。
当时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盛赞“武阳之捷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它是湘西会战由被动转为主动、由防御转为反攻的转折点,为我军全线反攻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耀武雪峰山“得意之作”
1943年4月鄂西战役中,王耀武(见图)指挥74军经石门攻击湖北松滋县日军侧背,切断敌交通线;战后升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74军军长)。同年11月常德会战,王耀武亲率51师反击,在友军配合下激战6日收复常德,此战深得蒋介石赞赏,称其“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战后更升其为24集团军总司令。
1945年1月,王耀武升任第4方面军司令官,4月,雪峰山战役爆发:日军坂西一郎率6个师团约10万人,沿湘黔公路进击芷江,意图夺取基地、打通湘桂线西犯入川。王耀武统率18、73、74、100军及湖南保安部队共30万兵力迎击,周密部署主战场于雪峰山东南麓,构筑复杂工事,力求初期遏制敌军。
战斗中,日军以联队为单位运动强攻,王耀武部以逸待劳,初战即毙敌5000余人,士气大振。近两个月激战里,日军多次进攻被击退,中国军队转守为攻,日军溃不成军。此役共毙伤日军28174人,俘军官17人、士兵230人,缴获火炮24门、机枪100挺、步枪1300余支及战利品20余吨。雪峰山战役是王耀武的“得意之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王耀武任长衡地区受降长官,9月在长沙等地举行受降仪式,昔日对手坂西一郎中将毕恭毕敬呈上战刀。
岩口铺:孤军扼守咽喉要道
1945年4月,日军西犯意图夺取芷江机场,中国军队第100军19师57团奉命阻击。该团以第9连固守岩口铺,扼守邵榆公路咽喉。
4月15日,日军主力300余人发起猛攻,意在摧毁我军弹药库,但9连守军早已转移弹药。依托烟袋山、铁丝岭、百弓坨3地,双方展开6天6夜的血战。面对日军反复冲锋,守军以手榴弹密集反击,毙敌200余人。
4月21日,芙蓉山守军侧击配合,9连乘势反攻,击溃日军。至5月2日,9连官兵仅96人,却以1挺重机枪、6挺轻机枪,阻敌19昼夜,确保邵榆公路不通,毙敌田丁由五郎大尉以下200余人,战果辉煌。
江口青岩:以血肉筑钢铁防线
江口为日军夺取芷江机场的必经之地,青岩则是其东面屏障。
江口青岩之战57团阵亡将士墓碑
1945年4月30日,中国军队57团第2营抢先占领青岩,与日军展开殊死争夺。5月2日黄昏,日军以千余人、炮4门发起总攻,57团以迫击炮与空军协同反击,挫败敌锋。3日,日军增至千余人,彻夜冲锋30余次,57团以手榴弹与白刃战死守,阵地六度易手,终将敌军击溃。6日拂晓,日军再调1500人猛攻,57团官兵越战越勇,与敌短兵相接,喊杀声震天动地。至黄昏,敌遗尸600余具,溃不成军。
此役,57团以伤亡过半的代价,完成阻击任务。
芙蓉山与桃花坪:敌后绝地反击
芙蓉山与桃花坪为敌后交通要冲,中国军队57团第1营以1连、2连分赴岩口、六都寨间截击敌辎重,3连据守桃花坪。
4月17日,日军3路进犯桃花坪,守军力阻数昼夜,无线电通讯一度中断,阵地却屹然无恙。5月5日,日军增至500余人猛攻,57团第1营奋勇反击,至12日晨击溃敌军。22日,日军集中2000余人、炮20门猛轰芙蓉山,双方肉搏十余次。23日,援军暂6师赶到,57团余部与援军反攻,仅芙蓉山最高峰便反复争夺10余次。至25日,日军闻57团主力将至,仓皇东逃,弃尸遍野。
此役,57团以灵活战术与顽强斗志,始终控制敌后要地,阻断日军补给线。
《文萃报》3478期综合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邵阳文史》等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