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7 09:22:5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7日讯(通讯员 莫冬利)初秋时节,走进衡南县元东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捆的水稻秸秆清芬飘香扑鼻而来。当下正值水稻收割季,农户忙着整存秸秆,让昔日焚烧污染环境的“生态包袱”,摇身一变成为畜牧养殖的“香饽饽”。
农户正在收割秸秆。
面对秸秆焚烧顽疾,相市乡坚持“疏堵结合、以用促禁,多措并举”,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鼓励养殖企业、种植大户构建“企业+农户、大户带小户,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协作服务,就地回收、定向转运”产业链,实现秸秆收储运一体化运营,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出可复制的新路径。
农户忙着整存秸秆。
元东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相市乡许田村,存栏肉牛300多头,年出栏量达550头,每年要“吃掉”约4000吨秸秆。该合作社构建起“养殖合作社+种植大户+散户”的收集网络体系,与周边几个村的农户约定“差别化作业”,种植大户低茬收割秸秆,让秸秆利用率突破98%。更巧妙的是,牛粪与秸秆沫按比例发酵,产出有机肥,形成“秸秆-饲料-养殖-粪污-有机肥-农作物”的生态闭环,经过“清洁化处理+科学配比+微生物发酵”工艺,合作社采取“自用+外销”模式,创新运营,念活“生意经”。
下一步,相市乡将结合现有的乡村振兴产业加工项目,探索秸秆多元转化“产业链”,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和一体化农机双向补贴力度,大力发展乡村土枇杷、油茶、药材等种植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编:曾愉捷
一审:曾愉捷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