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7 09:12:0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7日讯(通讯员 唐艳丽)8月24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成功举办“儿童临床实践与挑战”研讨会暨“金声玉振”儿科病例大赛,通过专题讲座和疑难病例竞赛两种形式,就当前儿科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次会议汇聚了区域内各级医院的儿科专家及该院研究生、住培学员。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中,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赵兴斌教授表示:“儿科医学是‘生命起点的守护者’,学科需从推动精准与整合医疗并进、筑牢人才梯队、借助智慧医疗赋能分级诊疗、深化医学人文临床融合这四大方向寻求突破,实现儿科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专题讲座环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易璐主任就《儿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与管理》进行分享,强调危重患儿早期精准识别与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呼吁临床医生应建立多系统、多维度的综合判断能力,切实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剑锋主任在题为《补体与肾病:失控、靶点与曙光》的专题报告中,对补体相关性肾病的最新诊疗进展作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谢静主任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西医诊治》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医分期论治原则,提出以“开闭、化痰、通络、补虚”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为该类慢性气道疾病的管理提供了新路径。衡阳市中心医院张帮华主任在《MIS-C与K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报告中,以一例4岁高热女童为例,系统剖析了二者在临床特征、心脏损害、炎症指标及冠脉病变等核心鉴别要点,强调结合新冠暴露史与多系统炎症证据进行早期区分,为儿科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指导。
病例竞赛环节,选手们围绕白血病并脓毒症、危重症甲流、坏死性肺炎、支气管异物、川崎病、衣原体肺炎等儿科疑难重症,进行了深入剖析。病例涵盖感染、血液、呼吸、心血管、免疫等多领域,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临床功底、缜密的诊断思维以及多学科协作(MDT)在破解临床谜团中的关键作用。现场讨论热烈,点评专家精辟提问,为青年医师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儿科对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
本次会议深度融合临床实践与前沿探索,通过专家报告引入儿科诊疗新技术与新理念,并结合病例竞赛还原真实场景,显著提升了青年医师对复杂病情的研判与处置能力。会议明确了“以患儿为中心、以循证为指南、以协作为路径”的儿科发展方向,强调唯有持续学习、勇于突破并强化多学科协作,才能有效应对儿科领域层出不穷的挑战,全面提升区域儿科医疗服务水平,切实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责编:王皆清
一审:王皆清
二审:彭国军
三审:徐德荣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