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下,湘江新区加码7000万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升级

李文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6 17:52:3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文晴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将进入新阶段。作为中南地区唯一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汽院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湖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正积极应对通知要求,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安全升级。

0a3eab61b53eb5f607a5c1b2f82c7f42.jpg

加码7000万 强化“沙盒监管”测评能力

《通知》主要包含四大监管方向:加大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力度、强化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规范企业宣传行为、加强事故报告与深度调查。

“本文件所引用《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企业通过‘沙盒监管’模式验证产品安全性。”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主任、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姜维表示。沙盒监管是欧洲在新技术领域率先采用的管理概念,指在可控环境下对新产品进行验证和管理探索。为适应这一要求,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已构建了典型事故复现及危险场景测评验证能力,并计划投入不少于7000万元用于沙盒监管的典型场景开发及测试验证能力建设。

31f28775a04d798e86720c7ae9a24922.png

“主要用于极端气候条件模拟、车辆事故失效、室内定位等,以及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方面的研发。”姜维说。

通知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OTA(空中下载)升级的严格管控,中汽院湖南公司正在研究分级分类测试机制。比如常见的NOA等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涉及到车辆行驶安全的关键升级,有必要提前开展相关测试验证后进行备案和用户推送。

技术升级 构建全国领先测评体系

目前,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球NCAP标准的完整测试能力体系,为70余家企业开展测试10000余场,国内封闭场地测试里程达40万公里。

海外适应性测试方面也形成了独特优势。公司创新性开展属地化测试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完成上百万公里的测试数据采集,成功构建了极具竞争力的海外场景和法规数据库。“我们能帮助车企快速适应目标市场的特殊需求,提升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姜维说。

888e8475b297bbdd821e4f95440701d3.jpg

在智能网联汽车功能测试方面,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针对各类复杂场景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帮助车企准确把握产品能力的边界。”姜维介绍,这直接关系到企业对产品的宣传尺度,避免将辅助驾驶功能夸大为自动驾驶。

这一测试体系与新近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监管通知高度契合,既保障消费者权益,也为车企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公司正将测试标准与通知要求深度结合,持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检测服务。

此次通知也明确要求企业开发、使用安全优先的驾驶员监测、警示和处置功能,防止驾驶员滥用辅助驾驶。在驾驶员监测系统(DMS)测试方面,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已具备欧盟标准测试能力。“我们采用眼动追踪,方向盘脱手检测等功能测试,充分验证DMS系统的功能,确保系统有效性。”

产业协同 助力湘江新区打造智能网联高地

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的快速发展与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蓬勃态势密不可分。

近年来,湘江新区已形成完整的智能网联产业生态。2020年,湖南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云创新中心基地启用,这是华为自动驾驶云服务在全球的首发落地。2023年,由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运营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在全国能力评估中位列前三。2024年,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孵化基地(一期)开园,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作为首批入驻企业,与希迪智驾、舍弗勒等企业共同推动产业集聚。同年,公司成功筹建全国第四个、中南地区唯一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

在湘江新区产业生态的支持下,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智能网联检测领域的领先地位。

“今年目标是推动不少于500台功能型无人车上路。”姜维透露。此外,在标准制定方面,公司已参与20余项省市重要文件制定。通知实施后,公司将与省内的三一重卡、中车电动舍弗勒和华为、比亚迪、广汽、小鹏等头部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升级,助力湘江新区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产业高地。

责编:陈佳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