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交通职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教师国培班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6 14:57:26

为落实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推动湖湘红色文化、行业特色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8月23日,湖南省2025年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教学能力提升国培班以“追寻信仰之光·感悟时代之变·践行育人之责”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两大实践教学活动。

依托杨开慧纪念馆和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大实践基地,通过“红色叙事+时代观察+教学转化”三维融合模式,将思政课开到基地与企业,全体参训学员沉浸式感悟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激发对如何善用大思政资源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深层思考。

赓续红色血脉,筑牢立德树人“信仰之基”

在国培班班主任的带领下,学员们踏上“信仰淬炼之路”,依次参观了杨开慧故居、生平业绩陈列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一封封泛黄的家书、一页页深情的手稿、一帧帧珍贵的历史影像,真实再现了杨开慧同志“忠贞不渝、舍生取义”的革命气节和“牺牲我小、成功我大”的崇高信仰。在《一封家书》的情景诵读中,学员们眼含热泪,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学员肖健有感而发:“我们应当聚焦中职课程教学难点,将杨开慧‘坚定信念、坚守理想’的精神融入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历史回望中筑牢信仰根基。”

当站在杨开慧被关押的牢房复原场景前,聆听她临刑前写下“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的铮铮誓言时,学员们无不为之动容。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把“思政大道理”分解为“有意义”和“有意思”的“小故事”,必须讲好红色故事,用信仰之光照亮学生心灵。

理论联系实践,激活创新驱动“发展引擎”

为深化学员对“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等课程内容的理解,培训班将实践课堂延伸至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学员们走进研发中心、智慧工地监测平台和创新成果展厅,实地了解北斗定位、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交通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从桥梁健康监测到隧道智能预警,一项项“湖南智造”的科技成果,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

“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而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在企业会议室,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联智科技共同开发了“创新之路”实景微课。刘悦丹老师结合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专业特色思政课程建设经验,深入剖析科技创新背后的制度优势和匠人匠心;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勇副总经理分享《科技自立自强与职校生的使命担当》,展现一线工程师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学员分组研讨“如何将国情、省情、专业特色巧妙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企业现场+双师讲解+研讨交流”的教学模式,本次实践教学打通了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让“大思政课”这一抽象概念变得可感、可知、可实行。

贯通知行大道,培育堪当重任“时代新人”

两场沉浸式“行走的思政课”,既是向历史深处的深情回望,又是向时代前沿的坚定迈进。学员们在杨开慧纪念馆感悟信仰的纯粹,在联智科技触摸时代发展的脉搏,完成了从“知”“信”再到“行”的思想升华。大家一致认为,思政课不仅要“讲道理”,更要“讲故事”“见行动”。未来将把此次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微课视频和研学方案,推动课程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本次国培班的实践教学,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大思政教学的守正创新。全体学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职业教育,将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强省”的目标,培育更多知湘、爱湘、建湘、兴湘的技能技术人才,共同为湖南职业教育书写崭新篇章(刘昱岐)

责编:陈丽丹

一审:陈丽丹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