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6 11:14:3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6日讯(通讯员 肖星群 黄超)8月25日,娄底高新区内湖南浩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焊花飞溅,正在集中力量进行中吉乌铁路项目所需的湿喷机生产。火热的生产景象映照出涟源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韧性。今年上半年,涟源市外贸出口、项目建设、固定投资、科研投入等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外贸出口增长迅速
浩达重工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矿山与工程机械装备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娄底高新区积极协助企业对接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的跨境贸易贷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助力海外订单落地。组织企业参加海外对接展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补贴,并及时解读外贸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海外市场开拓风险。
该公司自2024年3月实现首台价值220万元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对某国出口以来,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同年11月,随中铁十一局集团赴利比里亚考察海外项目,成功签订1.2亿元矿山建设项目合同。2025年5月,公司参与中吉乌铁路项目,签订湿喷机设备订单。
为帮助园区更多企业“走出去”打通外部循环,6月12日,娄底高新区在长沙市雨花区高桥大市场出口产品集聚区成立了产品出口馆,为园区企业搭建了展示品牌、拓展市场的优质平台,园区外贸发展实现了从“单点企业出海”到“集群品牌出海”的战略升级。多哥、布隆迪、莱索托等非洲国家代表团,以及来自义乌、新疆等地的国内商贸代表在设备采购、技术合作及市场开拓等方面与相关方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这一平台,园区企业可共享关税优惠、贸易便利化等自贸政策红利,降低出海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园区还将依托展馆平台,整合企业资源,推动“涟源制造”品牌化、规模化出海,同时加强与高桥大市场、中非经贸合作平台等载体的协同,探索“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模式,为涟源特别是娄底高新区相关企业进一步链接国际市场提供支撑。
作为涟源市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娄底高新区,也因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完成技工贸收入160.81亿元,同比增长11.2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0.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3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8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96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6.49亿元,同比增长10.73%。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走进药王文化产业园,正在进行竣工前的扫尾工作,等待相关企业“拎包入住”;而高新区东轩安置小区和中材钨业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飞舞,车辆穿梭,正在抢抓晴好天气赶工程进度。
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涟源市出台市级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工作制度,每个项目明确一名市级领导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涟源市委书记段晓赛,市委副书记、市长邓伟谋等多次到项目现场实地调研项目建设,多次召开调度会,为滞后项目排忧解难,并提出所有项目倒排工期,成功解决了一批影响项目进度的突出问题,为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涟源市重点项目建设事务中心开展重点建设项目会商调度服务工作,年初组织全市28个职能股室列入会商服务体制,现场服务项目100次以上,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解决问题30余个,有效推进涟铁贸易、围城时光里、220千伏变电站及输出线路项目。
2025年,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29个,总投资441.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1.93亿元。
科研投入持续增加
涟源市邬辣妈食品在科研经费、市场拓展、扶持村民就业中持续投入,通过把好产品品质关,满足不同消费者口味需求,从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产销两旺。
科技创新永远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今年来,涟源市科工局等牵头部门通过线上线下开展研发经费统计培训,并对研发经费投入落实企业进行现场指导,今年1—6月报送研发经费2.85亿元,同比增长16.7%,是娄底市五县市中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地区。牵头举办科技活动周、创新创业暨“创客中国”大赛等活动,推动回春堂药业与乌克兰院士团队共建院士工作站;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8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库企业6家、新增白名单企业1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登记达21亿元,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此外,涟源市中源新材料、三一华源等重点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稳步推进,2025年已争取项目资金478万元,政策的扶持给了企业科技创新的信心,科技的投入又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涟源市中源新材料、三一华源的出口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出口额不降反增。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