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给住房安装“身份证”,用“小门牌”服务“大民生”

刘玉辉、梅喜平   人民之友   2025-08-26 09:59:44

涟源市人大常委会评议组实地调研楼门牌安装使用情况

近日,家住涟源市芙蓉南路27号的赵先生家收到了孩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望着门楣上崭新的门牌,赵先生开心地说:“以前没有门牌,快递只能寄到附近商有时还得在电话里一遍一遍地描述具体位置现在装了智慧门牌,扫码就能精准定位,方便多……”

门牌是房屋的“名片”,也是居民住房的“身份证”7月以来随着涟源市中心城区门牌相继安装启用市民群众收寄快递、接收外卖、对外通讯联络、登记家庭住址等更加便捷了

不仅如此,小小门牌的二维码,成了服务民生的大平台。市民通过扫码,能在手机上清楚地看到房屋的实景照片和准确位置、周边服务设施,还有结婚登记、低保认定、高龄补贴办理21项便民服务信息一目了然。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将政务服务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也为基层治理打开了新的大门。这一便民措施的出台背后是人大监督发力的结果。

工作评议,现民之所忧

2024年,涟源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市民政局等4个政府工作部门,民政评议组在调研走访中发现该市楼门牌设置和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楼门牌缺失,以前安装了楼门牌的建筑物因维修、装饰等原因,很多已拆除或脱落,而新建、改建的房屋大部分有门无号无牌,有的小区虽然取了名、制作了简易号牌,但没有地址信息;二是楼门牌不规范,部分居民和商家自行制作或绘制的门牌号码标识,没有统一规格、式样、安装位置,杂乱无章;三是楼门牌信息不准确,地名地址混乱,有的路名不一致,有的一户多号或一号多户。

如此,城区楼门牌设置成了市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急的是急救救护、火灾险情等紧急情况下报警的群众,因没有门牌号,讲不清楚具体位置而延误时间;难的是高考志愿填报,水、电、煤气开户,快递收寄,派出所“一标三实”信息录入,企业营业执照注册等等,因没有楼门牌,难以描述具体地址,有的不得不借助附近商店,甚至电线杆、广告牌来定位;愁的是钱,怕政府因财政紧张把楼门牌工作搁置下来;盼的是一些社区的老书记,据说多年前他们就提过建议,盼望着早日规范和设置楼门牌。但由于种种原因,此事耽搁了许久。

群众之事无小事。民政评议组商量认为,城区楼门牌设置工作再也等不得。于是联合民政局进一步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干部、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前往怀化市鹤山区、娄底市娄星区学习考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牢基础

人大监督,行民之所盼

2024年11月6日,涟源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在工作评议中,民政评议组发表审议意见,提出,楼门牌的设置和管理工作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一要高度重视,尽快启动中心城区楼门牌设置工作;二要科学谋划,修改完善楼门牌设置工作方案;三要部门配合,建立楼门牌管理长效机制。随后,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向市人民政府交办了审议意见。

3月,在涟源市十八届人次会议上,“完善中心城区楼门牌设置”再次成为代表关注的焦点。代表们认为,门牌是各机关单位、商铺、个人住址在城市中的坐标,被称为“本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关乎城市形象经代表投票表决,此项工作被确定为2025年涟源市政府5件民生实事之一,再次提上了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完善中心城区楼门牌设置工作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人大常委会将努力助推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分管联系代表工作的副主任颜新和说。

办理落实,解民之所难

市人大常委会打好监督“组合拳”,持续跟踪审议意见落实,组建5个监督工作组对5件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分别予以督促推进,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

市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成立工作专班,由市民政局牵头,制定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体发布相关宣传内容,提高市民对楼门牌设置的知晓率和支持率;邀请专业人士制定培训课程,组织民政、公安、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城区三个街道、派出所、社区(村组)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委托第三方对中心城区道路、楼栋、户室地址等展开全面核查采集,严格按照涟源市楼门牌编码方法,对所有区域逐门逐户进行编码;通过征求群众意见、举办专家论证会等方式进行规范化命名。同时,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实际算下来,节约项目预算资金约200万元。

目前,专业安装团队秉着“完成一条街安装一条街,完成一个社区安装一个社区”的原则进行安装作业,预计10月底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共40000余张门牌的安装。

“完善中心城区楼门牌设置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得益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涟源市民政局局长钟智军发出感慨:“下阶段,我们还将继续完善‘智慧门牌’的服务功能,最大化展现其便民价值。”

门牌虽小,却承载着民生。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大抓落实的鲜明导向,确保人大工作接地气、合民意、有成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涟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育清说。

责编:郭宸

一审:郭宸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来源:人民之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