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访左宗棠墓,追英雄星传爱国魂

曾楚禹 金慧 范远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6 08:15:0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曾楚禹 金慧 范远志

近段时间,从早上到傍晚,一波又一波游客来到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前往祭拜左宗棠。

左宗棠墓。

8月21日晚,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播出最后一集,左宗棠“抬棺出征”的决绝,“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的呐喊,为中华民族收回百余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壮举,在行业、学界及观众中持续引发激荡,收获如潮好评,其长眠之地白竹村,参观拜谒者络绎不绝。

8月23日下午,长沙市民黎献顶着高温酷暑,带领全家人到左宗棠墓祭拜,他把从新疆带回的特产西梅、恐龙蛋、葡萄干等一一摆上祭台,虔诚鞠躬:“如果没有左公,我们吃这些特产恐怕要‘进口’、去新疆可能要‘护照’。一位来自陕西的游客说,工作之余酷爱读史,也熟知左宗棠的故事,这次到湖南旅游,就把探访左公墓当作一段不可或缺的行程。

黄均是土生土长的白竹村人,也是左宗棠墓的第五代守墓人。他介绍,“暑假许多家长带孩子来祭拜,其中不少是慕名前来的外省游客,每天都有数十人。”

守护左公墓40年的黄志清老人为前来祭拜的游客讲解。

按照当时“叶落归根”“魂依故里”观念,左宗棠应归葬其湘阴家山,为何选择安葬在长沙市跳马镇白竹村?黄均说,当年左宗棠训练湘军时,沿浏阳河路过白竹村,盛赞此地山形水势之雄奇,四时花树田园之灵秀,立誓死后归葬于此。据史料载,左宗棠健在时,墓园各种设施就开始筹建。

英雄已去,浩气长存。今天的左宗棠安息之所,“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楹联长悬。黄氏家族一家五代接续守护左宗棠墓,“左大人躺着的地方,总得有人站着”,这句朴实却蕴含深意的承诺,成为当下人们对英雄的尊崇与缅怀。

游客慕名前来祭拜左宗棠。

左宗棠是爱国民族英雄,保护好其墓葬供后人祭祀和敬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24年,雨花区对墓园启动环境提质工程,针对文物保护标志、挡土墙、排水系统、植被绿化等进行了全面优化。墓园的安全隐患被一一整改,参观体验也大幅提升。如今的左宗棠墓,不仅是一处文物保护单位,更成为市民游客缅怀历史、感受湖湘文化的重要场所。

为数不多的原墓文物——石羊。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左宗棠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热血行动,具有震撼人心的意义。在省、长沙市相关部门指导支持下,雨花区文旅体局、雨花城发集团联合多方力量,全力推进左宗棠历史文化园建设。经公开招投标程序,左宗棠历史文化园项目设计工作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承担,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任设计指导。文化园建成后,将以“缅怀民族英雄、展示湖湘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依托自然景观,打造具有鲜明湖湘文化和爱国主义特色的教育基地。

责编:范远志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