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级非遗名录新增4个项目

何丛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5 21:47:3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5日讯(通讯员 何丛雯 王峥 罗海宇)8月下旬,衡东县文旅广体局组织该县第四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评选,经专家评审并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衡东土头碗、衡东黄贡椒剁辣椒技艺、衡东传统制胶工艺、衡东向氏骨针4个项目列入县级非遗名录。

衡东土头碗历来是衡东宴席上最具分量的菜品。因其是传统宴席上的第一道菜,故名“头碗”。菜品由红枣、黄焖猪脚、虎皮蛋、滑肉和围边肉、蛋卷、橄榄肉丸、臊子顶等七层不同食材从下而上,依次叠放蒸制而成,又别名“七层楼”。融合了衡东土菜的蒸、炖、煎、煮等烹饪技法,层次分明,味觉多姿,是衡东土菜文化的重要元素。

衡东土头碗

“米酒、茶油、黄贡椒”是衡东土菜“三件宝”。利用衡东黄贡椒制作的剁辣椒是衡东县的传统特色食品。相比用红辣椒制作的剁辣椒,衡东黄贡椒剁辣椒更有鲜辣爽口、风味独特的品质。

衡东黄贡椒剁辣椒技艺

阿胶、龟甲胶、鹿角胶是中华传统中药,并称“三胶”。衡东传统制胶工艺在古方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和资源,选用优质驴皮、湖南草龟、坚硬鹿角为主料,加入甄选的本地豆油、黄酒等为辅料,汲取衡山泉水熬制“三胶”,包含“泡、洗、煮、熬、晾、瓦、擦、包”等七七四十九道工序。“国药瑰宝”的荣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衡东传统制胶工艺

向氏骨针起源于民国初年,由家族传承至今。向氏骨针在古九针的基础上,填补传统针灸只注重肌肉、筋膜而忽视了骨头的空白。向氏骨针通过刺骨减压,入皮入肉入筋入骨,对机体寒湿引起的骨痹疗效大大提高 ;对筋膜失调、神经失调、脏腑失调的疾病达到神经平衡、疾病痊愈的目的。

衡东向氏骨针

责编:陈鸿飞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