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散记(二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6 08:24:38

文丨郑礼华

新疆的榆树

都知道新疆的胡杨,很少有人谈到新疆的榆树。

传说胡杨可以千年不死,死了可以千年不倒,倒了可以千年不朽。胡杨活成了一种精神。

在新疆,种活一棵树不容易。一个夏天,只要缺了几次水,树就干死了。新疆缺水,宝贝一样的水只能先就着庄稼。树死了也没有人去理会它们,就那样干枯耷拉着很多年。

但是人们爱种树,特别是榆树,也很爱惜它们。有人家的地方就会有榆树。

有一年,我们在戈壁滩上的一个连队,种活了几排榆树,牧民们喜笑颜开,拍手称快。

榆树的优点,在于它的皮实。一是耐旱耐碱。翻着白的干枯的碱土上,别的树都活不了,但它可以。二是耐寒。新疆冬天零下几十度,别的树都得冻死,它能活下来。三是防风沙。我们农场路边都是榆树,绵延50多公里的榆树林,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形成一道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

榆树是鸟儿们的乐园。沙漠边鸟儿们没地方做窝,就只有靠榆树了。我见过一棵树上,高高低低有十多个鸟窝。

榆钱还是一道美食,和面做成的榆钱面,酥软香甜。

每年春天,我都和同事们去种榆树。种树的时候格外热闹。三五成群,穿了迷彩服,扛着铁锹,有说有笑的。两个人负责挖洞,一个负责扶树苗。几公里的活,一个上午就完成了。

我见过很多的新疆人。

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就像榆树,是那么的平凡,但那么的坚韧。

离开新疆后,我没有想过胡杨,但却常想念起那些榆树。

新疆的麦子

来新疆之后,我才知道,新疆的很多麦田,是种在沙漠边上的。

新疆的麦子,不像内地老家的麦子那么好运,要风就有风,要雨就有雨,只需放开了生长。

新疆的麦子,没有那么多的水。它们每一棵都靠着滴灌带里一滴滴的水生存。从九月下旬,在内地还是大好的金秋时节里,它们就开始下种,在地里一直要长到来年的七月。

它们的命运,从播种那天开始,就让人揪心了。

先是播种时间既不能早,也不能晚,必须刚刚好。早出苗,遇到寒潮,保不准全得冻死。晚了也不行,如果冰冻之前还没出苗,就出不了苗了。

入冬之后,麦子和人便都开始盼着下雪。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雪。如果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的天气来临之前,没有一场大雪盖住这些新出的弱苗苗,那没有多少能挺过这个冬天。

雪下得大,总该放心了吧。那也不一定。雪大,沙漠里饿了的黄羊找不到食物,会成群结队来糟蹋庄稼。

夏天里,最担心的是风了。你每天都眼瞅着长得最壮、最有希望的一块地,说不定哪天一阵风过后,全倒下了。

最揪心的是眼看一年的好收成,你以为指日可待了,结果一场干热风来袭,好好的麦子直接就烧死一大片。就算不是干热风,一场大风也要命,直接把已经成熟的麦子大把大把地给倒地里,让人痛心不已。

种麦子并不挣钱,但纯朴的新疆人民愿意种粮,热爱种粮,总能自觉把粮食安全的责任扛在肩上,没有一句怨言。

来过新疆的人,都知道新疆的拉条子好吃啊!为什么好吃?新疆的面粉好!新疆的面粉为什么好?新疆的麦子好!

兵团的麦子,我们六师红旗农场和奇台农场是响当当的。论产量奇台农场第一,论品质还得是我们红旗农场。

没有什么事物的成长,是容易的。

从新疆回来后,我还时常挂念农场的麦子,天气怎样,收成如何。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