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5 17:53:13
——记涟源市金石镇芙蓉学校教师曾小波
在涟源市金石镇芙蓉学校,有一位教师以二十六载的坚守与奉献,默默耕耘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用爱与智慧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梦想。她,就是涟源市金石镇芙蓉学校教师曾小波,也是乡村教育守护者。
7月18日晚,曾小波收到两条内容相同的信息。这是班上一名学生家属发来的喜讯,告知其孩子已被涟源一中正式录取。自中考成绩公布以来,该家属多次向曾老师询问录取进展,此刻终得圆满结果,特发信息致谢。面对家属的感激,曾小波思绪万千,回顾自己二十六年的教育生涯,虽平凡却无悔,以赤诚之心和坚守之志,赢得了学生与家长的信赖,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教育之歌。
爱生如子:守护乡村孩子的明天
2000年7月,曾小波从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放弃了当时非常热门的外贸工作,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的乡村中学。“我是镇上仅有的两个英语专业毕业生之一,在这里,他们非常需要我。”她回忆当初的选择,眼神依然坚定。
二十六年来,曾小波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变迁,也深切感受到了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凸显。她所在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超过70%,其中女生占多数。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指导,面临着比同龄人更多的困惑与风险。 自2005年起她就开始主动承担起学校女生管理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工作,每个学期都会给孩子们做心理健康讲座,并利用课余时间和暑假,走访全镇三十多个村庄,给孩子们和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很多孩子不敢或者不愿意公开讨论这些问题,我就主动去找她们聊。”曾小波说,“看到孩子们从迷茫到自信,从沉默到开朗,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在她的学生中,有一位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该生母亲早年离家,父亲患有精神疾病,由亲属照顾。考虑到孩子家庭地址偏远,交通不便,且家庭环境不利于成长,在社区帮助下,曾小波以每年900元的价格为孩子在学校旁租下两居室,并帮助其亲属在附近找到工作。在她的关爱下,孩子从孤僻、自卑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还主动参与学校活动。今年,该生以优异成绩考入涟源一中。
善教有方:让每一堂课都精彩
在教学上,曾小波是公认的“教学能手”。她所带班级的成绩常年名列前茅,但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曾老师的课特别有意思,她总能想到各种方法让我们学习英语。”学生们这样评价。
曾小波善于创设真实情境,如在教授“问路与指路”时,将教室布置成“微型街区”,让学生手持“任务卡”互相询问指引,课堂瞬间活跃起来。她改革了单一分数评价,构建“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多维度表现,并设立特色奖项,让每个闪光点都被看见。2024年,曾小波被评为涟源市第三届骨干教师。
培育新苗:携手青年教师共成长
作为学校的资深教师,曾小波主动承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她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尽心尽力,毫无保留。2022年,她耐心指导新入职的杨贵超老师,坚持每周至少听一节课,课后细致评课,既肯定亮点,又直指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有时还现场示范。后来,杨贵超很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教师,并在涟源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乡村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师资流失。”曾小波说,“只有让年轻教师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他们才会愿意留下来。”为此,她经常与年轻教师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二十六载坚守:初心不改绽芳华
二十六年来,曾小波有多次机会能调到条件更好的城市学校,甚至有机会离开教育行业谋求更高收入的工作,但她都拒绝了。“我觉得自己已融入了这里,乡村教育需要我们这样的坚守者。”她深情地说。
她的付出得到了学校、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与好评。2019年至2024年,她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2022年被娄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记功人员;2023年、2024年获得涟源市人民政府嘉奖。作为万千普通教师中的一员,她还是那个扎根乡村沃土,奋力地踮起脚尖,帮助学生托举梦想,润出桃李朵朵红的乡村教师。(谢蕾)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