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远安 2025-08-25 09:46:51
初秋的晴日,在吉首市的大街小巷,电动车如流动的风景线穿梭于城市脉络之间,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代步利器”。然而,伴随电动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闯红灯、逆行、超速等乱象一度成为道路安全的“隐形杀手”,也成了城市交通治理难啃的“硬骨头”。湘西州十五届人大代表肖波提交的一份建议,不仅破解了这一治理难题,更织密了民生安全防护网。
民生所指 代表行之所向
“早高峰时段,不少电动车抢行闯红灯,太危险了!”在吉首市人民北路路口,执勤交警的感叹道出了治理困境。这一场景,也被正在调研的肖波看在眼里。

2024年8月20日,州十五届人大代表肖波在湘西高新区工业大道路口实地调研外卖小哥骑行电动摩托车送外卖驾驶情况。
作为州人大代表,肖波始终将民生诉求放在心上。通过三个月的街头走访,他与20余名骑手、市民和交警深入交流,在10余个重点路口蹲点记录,详细梳理出电动车管理的三大症结:驾驶人安全意识薄弱、交通设施适配不足、执法监管存在盲区。基于这些第一手素材,他在州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吉首市电动车管理的建议》,从严格分类管控、完善交通设施、优化标识标牌、加大执法力度、个人信用约束等方面提出具体方案。
多方联动 打出治理“组合拳”
这份凝聚民声的建议很快得到回应——州人大常委会将其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交由吉首市公安局、交通等部门联合办理。各责任单位迅速行动,协同推进治理工作。

2025年6月4日,州十五届人大代表肖波参加州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重点代表建议督办会。
分类管理率先破题,电动摩托车参照机动车管理,严格执行上牌、持证、年检制度;电动自行车统一登记挂牌,同步开展“安全骑行进社区”宣传活动,半年间组织培训6场,覆盖市民四万余人次。
交通设施同步升级,世纪大道、人民北路等15个主次干道路口新增电动车待行区,配套设置醒目的“礼让行人”地面标识;在学校、市场周边增设10余块警示标牌,引导规范通行。
科技赋能提升效能,新增20余处电子警察监控电动车违法,通过智能系统自动识别违规行为,违法信息实时短信推送至驾驶人手机,形成“发现—提醒—处理”的闭环管理。
信用约束更添保障,建立电动车驾驶人信用档案,将交通违法行为与个人征信挂钩,形成有力震慑。
跟踪问效 让治理更贴民心
“建议落地不是终点,群众满意才是目标。”肖波的话道出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他全程跟踪治理进度,先后3次参与部门协调会,多次重返街头开展“回头看”,收集到的10余条市民反映的问题全部反馈至相关单位。助力实现“治理—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确保管理措施更加贴合实际、符合民意。
“从抢行到礼让,这不仅是行为的转变,更是城市文明的进步。”家住乾州街道的市民张女士感慨道。
如今行走吉首街头,变化清晰可见:电动车有序停放在划定区域,红灯前驾驶人自觉等待,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近三成。据统计,交通环境整治以来,市民满意度不断上升。肖波代表用扎实的履职实践,诠释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内涵。在吉首市,这场以民生为导向的治理创新,正让城市交通更有序,让百姓出行更安心。(来源:湘西州人大)
责编:郭宸
一审:郭宸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