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群众期盼,如何花小钱办好民生急事?请看耒阳“微建设”,用有限资金做精准更新|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湖南日报   2025-08-23 07:23:0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怡然 通讯员 邓正华

初秋,暑气渐退。傍晚,耒阳市沿江路上,不少市民悠闲漫步在焕然一新的步道上。脚下麻石板平整坚实,新划的停车位清晰规整。一个月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坑洼不平、车辆乱停的景象。

“以前转好几圈都找不到车位,现在方便了、规范了!”刚停好车的市民陆先生感慨,这处公共空间的小改变,让人幸福感有了大提升。

焕然一新的张飞广场停车场

面对群众对更高宜居环境的期盼,如何花小钱办好民生急事?今年以来,耒阳市积极探索“微建设”模式,用有限资金推进精准更新,走出一条“花钱少、见效快”的城市更新路径。

耒阳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王发新,是沿江路改造项目的工程负责人。他介绍,项目7月下旬启动,涵盖张飞广场停车场改造和人行道修缮,总资金约80万元。“类似的工程以往至少得花费100万元,因此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每一个环节都要高效推进。”王发新坦言。

停车场改造是此次项目的重点。因规划和管理问题,过去这里仅能停放约50辆车,路面还出现了多处破损。周边商业密集、人流旺盛,“停车难”长期困扰市民与商户。

王发新介绍:“我们将停车场边角原有分散且长满杂草的闲置空地和低效绿化带‘化零为整’,面积扩充至2200平方米,通过精准测算车位布局,优化动线,车位增至86个,利用率提升72%。加上重新施划的路边车位,目前整个沿江路有270余个停车位,基本缓解了高峰期停车难题。”

王发新还算起一笔“经济账”:“如按常规铺设麻石,每平方米成本要高80元左右,后期还需要定期维护。我们选用耐用易修的沥青材料,仅此一项就节省18万元。”

“把钱花在刀刃上”的理念同样用在了路面修缮中:原有完好的旧麻石板没有被一股脑丢弃,而是进行细心筛选、重新铺设。旧材新用,既节约成本,又延续了原有风貌。

耒阳沿江路人行道进行了修缮并安装了阻车杠

除了钱袋子紧张,时间也十分宝贵。沿江路是耒阳的生活和商业中心,平日既有市民休闲游玩,更有不少商户和摊贩经营。以往动辄数月的围挡施工,显然行不通。

此次施工前,市政部门制定了周密方案,全程协调、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压缩工期。同时,派出技术人员驻扎在一线,避免图纸规划和现场施工不一致,导致返工和浪费的现象。

在这次改造过程中,市政部门人员全程“钉”在现场,协调交通、路政和园林等各部门,链条式推进施工,全部工程20天完成,相较过去提速近三分之一——既“抢”出了民生速度,又“省”出真金白银。

记者获悉,类似的“微建设”项目已在耒阳多处实施。全长400余米的南北正街是耒阳的老商业街,5月份启动“微建设”,更换麻石板380平方米、补装照明灯饰、设置智能升降桩保障消防通道、规范摊位与停车区域,新增咨询点与服务亭……“里子”“面子”兼顾,总成本控制在60余万元;灶市街街道30基路灯更新,通过“旧杆新用”省出10余万元。

(原载于8月23日《湖南日报》第3版)

耒阳“微建设”,用有限资金做精准更新-----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责编:曾愉捷

一审:曾愉捷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