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财邦|在长沙的小市集,“0元当老板”是一种什么体验

范思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2 20:48:11

暮色降临,一群群年轻摊主伴着浪漫的晚霞,在长沙的街头巷尾支起折叠桌、打开串灯,将手作饰品、复古唱片、创意潮玩一一摆开。

“我之前‘开倒’了3家花店,现在已经做了上百场市集,还开了自己的公司!”8月21日,在长沙招商花园城的市集一角,90后市集主理人花花一边帮摊主调整摊位陈设,一边与侃财君聊天。这是花花用市集空间与这座城市的年轻人持续对话的第3年。

从解放西路的霓虹灯下,到梅溪湖的草坪上,这些由年轻人主导的市集正以星火之势蔓延,为长沙零售经济带来新面貌。

从“路边摊”到“流量密码”

“逢五逢十去赶集”,这一农耕社会的生活印记,如今演变为文创市集里的潮玩交换、后备箱集市中的咖啡品鉴,活跃在现代城市的各个角落。

从露天走进商场,从考古遗址公园走到“厂BA”,市集的场景变得更加多元复合,市集上的商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其背后,是人的心理需求从未改变。

(茶亭花海文化节市集)

目前,长沙市常态化运营的市集超230个,以夜市为主。长沙市商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长沙还将继续重点培育10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200个夜间经济示范门店。

丰富的活动主题、多样的经营模式等新花样,为市集注入不少活力,吸引大量年轻人参与其中。予喜文化的创始人花花便是其中之一。2022年,在花店事业历经第3次失败后,她便踏入了市集行业,如今成为资深的市集主理人。第一届株洲“厂BA”举办时,其公司运营的市集就集合了赛事文创、美食、游乐、品牌商家等200多个摊位,总营业额突破百万元。

从“放松解压”到“创业培养皿”

“白天工位坐,晚上把摊管”已经成了不少斜杠青年的选择。

“白天一直坐在工位上处理各类文件,下了班摆摆摊感觉特别有‘活人味’。”摊主小罗的话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对他们而言,市集这个场域是工作之余的 “情绪出口”,在这里可以暂时卸下职场压力,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创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链接。

市集创业的低成本让许多年轻人敢于迈出第一步。多数市集的摊位租金一般不会超过100元,还有许多市集为吸引优质摊主,实行免费招募政策,只要摊主的产品符合主题,就能0元入驻,实现“0元当老板”,这无疑为年轻摊主提供了一个低成本、低风险的副业选择。

而成为全职市集主理人也为年轻人创业提供了机遇。创业开花店之前,花花曾在银行上班。市集对她而言,是创业的新选择。与“重资产”的创业相比,市集的成本根据投资和商户比例而定,十分灵活,且损耗率低。予喜文化公司在承接了大量市集活动后,已成功孵化出予喜文化艺术线下实体商店。

(参加市集的年轻摊主)

支持年轻人通过市集创业,地方政府也“添上一把火”。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湖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利用老旧厂房、城市公园等打造创意市集,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长沙扬帆夜市与省妇联共同打造了湖南省首条女性创业示范街,鼓励和帮助更多女性顺利走上创业的道路。

“小摊位”激发消费“大潜力”

随着市集成为城市一张崭新的“文旅名片”,一个个支起来的小摊位不断释放出更大的消费能量。外地游客来到长沙,除了品尝臭豆腐、茶颜悦色,逛市集也成了“打卡”项目。

有关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长沙市集相关关键词在旅游平台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80%,超60%的外地游客将“逛特色市集”列入长沙旅行清单。

太平街市集通过老物件、花鼓戏表演,让游客沉浸式触摸湖湘文化脉络;长沙铜官窑国风乐园景区打造“百店千摊”,还为游客提供各类民俗非遗互动、沉浸演艺、国风舞蹈、戏曲演艺等多元化体验,开园至今吸引700万人次入园,总营业收入超36亿元。

从“无人问津”到“络绎不绝”,市集经济的爆发并非偶然。一方面,顺应了年轻人对个性化、体验式消费的需求;一方面,与城市发展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的方向相契合。

当然,市集主理人们当前面临新的问题,比如,如何突破同质化竞争,创新拓展市集场景与产品;如何提升运营规范化水平,让消费者不仅“停下脚步”,更能“沉浸其中”,让市集经济持久地成为城市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范思璇

责编:谢卓芳

一审:谢卓芳

二审:曹娴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