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8-22 18:30:16

▲杨年荣/摄
✈✈✈
“翼尖在发光!”一声喊,快门声便漫过草坡——黄花机场旁,一群“追飞机”的摄影人举着相机,镜头里银翼掠过,尾迹划开暮色,与远处星城灯火相映成趣。
有人笑称,这快门声是给长沙按下的“飞行模式”:当飞机轰鸣着冲向天际,仿佛日子的重量随轰鸣声一同抛向云海。他们用镜头把“远方”拉进日常,让每个傍晚,都藏着一场即将起飞的期待。

▲杨年荣/摄
✈✈✈
追飞机的人,多少带点孩子气的执拗。
有人用三脚架占位三小时,只为等一束恰好擦过机舱的霞光;有人扛着毛绒熊玩偶来“碰瓷”,硬要航班和玩偶在镜头里“相逢”……
“追的不是飞机,是心里的那根风筝线。”一位老摄友翻出手机相册:照片里,正在爬升的飞机尾流劈开乌云,而右下角两支花正随风摇晃——恍如天空与大地的一场共谋。

▲周强/摄


▲谢望东/摄

▲杨双云/摄


▲陈熔/摄

▲李平非/摄

▲龚建南/摄
当最后一架航班的红灯消失在星幕之后,他们边收拾装备边说“改天再来”。
在这里,追飞机不需要专业设备:一部手机、一次抬头、一分好奇,就足够把“眼前”变成观景台,收获一场蓝天或晚霞与飞机的即兴同框。
责编:伍霞
一审:伍霞
二审:曾益
三审:禹振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