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2 16:46:0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谢小庄
在涟源市斗笠山镇金铃村,有一所不起眼的村小。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却有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和一位用青春与爱为他们点亮前路的教师——周友连。26年来,她以讲台为田、以粉笔为锄,在孩子心中播种希望与光明。
金铃学校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有缺失。周友连把每个孩子视如己出,不仅传授知识,更给予母亲般的关怀。她的办公室里常年备着饼干、小馒头、创可贴和碘伏;柜子里整齐叠放着干净的旧衣旧鞋——那是她从自己女儿和亲朋那里收集而来,专为雨天淋湿或低年级尿裤子的孩子应急准备的。
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邵雯因父母被困外地,网课学习非常吃力。周友连多次开车上门,隔门教她操作手机、梳理知识。
“周老师的口袋里好像总有糖。”毕业多年的学生邵慧回忆,“小时候怕打针,她悄悄塞给我一颗糖,说‘吃了糖,疼就变成甜的了’。”一次考试失利,邵慧在作业本上收到周老师画的笑脸,旁边写着:“下次进步一点点就好呀。”
她在批改作业时,总会在错题旁画一个空心的星星,学生订正后便可涂成金色。这自创的“星光评价法”,点亮了许多学习困难孩子的信心。她还细心地为每个人的作业本包上书皮,笑着说:“书本整洁,孩子才会更珍惜知识。”
她积极推动农村网络联校建设,努力让乡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尽管获得“优秀教师”“网络联校先进个人”“涟源市第三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等荣誉,但她始终说:“这些荣誉属于所有坚守乡村的教育者。”
去年体检,医生看着她的X光片提醒:“颈椎变形严重,要多休息。”她却悄悄把诊断书锁进抽屉,第二天仍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
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她全力协助校长完善制度、狠抓常规,使学校从全镇末位跃居近五年综合排名第一,2021至202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镇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她指导的陈娣娜、周梅芳、陈姣等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已成为校级或市级骨干教师。
51岁的周友连已在这里耕耘了二十六个春秋。岁月爬上了她的鬓角,但她眼中的光芒依旧炽热。她教过的学生中,有的成了教师,有的做了医生。一位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写道:“您说教育是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被偏爱’,现在我也这样对待我的学生。”
夕阳斜照,映亮她批改作业的身影,笔尖摩挲纸面,沙沙细响,仿佛仍在低语着一个关于爱、关于坚守的故事——她在方寸讲台之上,把平凡岁月过成了学生记忆里最温暖的光。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